咸豐草

咸豐草
    別名

    咸豐草別名

    鬼釵草、鬼黃花、山東老鴉草、婆婆針、鬼骨針、盲腸草、跳蝨草、豆渣菜、叉婆子、引線包、針包草、一把針、刺兒鬼、鬼蒺藜、清胃草、跟人走、黏花衣、鬼菊、擂鑽草、山蝨母、黏身草、鬼針草、脫力草
    主治

    咸豐草主治

    盲腸炎,腎臟炎,肝病,痢疾(腹瀉),疔瘡(外科常見疾病)腫毒,毒蛇咬傷,熱淋,腸癰。
    功效與作用

    咸豐草功效與作用

    利尿解毒,消炎消腫,拔膿生肌,抑菌。
    用途分類

    咸豐草用途分類

    清熱藥(清熱解毒藥)
    用法與用量

    咸豐草用法與用量

    內服:15~30克,新鮮藥材則30~60克,煎湯服用。 外用:新鮮藥材適量,搗爛後敷於患部;或加水煎煮清洗患部。
    禁忌

    咸豐草使用禁忌

    性寒,脾胃虛寒者慎用,不可過量。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性寒,孕婦禁用。

    咸豐草的基原

    菊科(Compositae)植物鬼針草Bidens bipinnata L.之乾燥全草。

    咸豐草的拉丁生藥名

    Bidentis Bipinnatae Herba

    咸豐草的英文名

    Spanishneedles Herb

    咸豐草的性味與歸經

    味苦,性平,歸肝經,歸脾經,歸大腸經

    咸豐草的化學成分

    生物鹼、鞣質、金絲桃苷(Hyperoside)、黃酮醣苷等皂苷。莖葉含揮發油、鞣質、苦味質、膽鹼。

    咸豐草的性狀

    一年生草本。莖黃綠色、黃褐色或略帶紫色方形或圓柱形,直徑2~7毫米,嫩莖上具疏毛,特長在節處。葉呈黃綠色,為二回羽狀複葉。花為頭狀花序,舌狀黃色花朵。果實針束狀。微弱氣味,有淡淡味道。

    咸豐草的藥用部位

    乾燥全草。

    咸豐草的儲藏法

    1. 採收加工:夏、秋季採收,晒乾。以葉多、葉片綠色者較佳。
    2. 儲藏:置通風乾燥處。

    咸豐草的產地

    生於路旁、荒地、林緣、溝邊。分布於中國。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