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豎朽

丁豎朽
    別名

    丁豎朽別名

    苦龍膽草、苦地膽、雞疴粘、土柴胡、馬駕百興、紅花丁豎杇、細本登朽、紅豎朽、天芥菜
    主治

    丁豎朽主治

    腎炎水腫,膽積水,手面浮腫,腳氣(足癬,香港腳),痛風,頭痛,偏頭痛,腸風下血,腫毒,梅毒,肝硬化腹水(腹部累積過多體液),喉嚨腫痛,熱淋,蛇蟲咬傷。
    功效與作用

    丁豎朽功效與作用

    利尿,消腫,解熱,解毒,鎮痛,涼血,消暑,袪痰,抗菌,抗發炎,抗腫瘤。
    用途分類

    丁豎朽用途分類

    清熱藥(清熱解毒藥)
    用法與用量

    丁豎朽用法與用量

    內服:9~15克,煎製;或搗成汁。 外用:搗爛敷於患部;或加水煎製燻洗患部。
    禁忌

    丁豎朽使用禁忌

    體虛者禁用。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孕婦慎用。

    丁豎朽的基原

    菊科(Compositae)植物地膽草Elephantopus scaber L.之全草。

    丁豎朽的拉丁生藥名

    Elephantopi scaberis Herba

    丁豎朽的英文名

    Scabrous Elephantfoot Herb

    丁豎朽的性味與歸經

    味苦,味辛,性寒,歸肺經,歸肝經,歸腎經

    丁豎朽的化學成分

    羽扇豆醇(Lupeol)、去氧地膽草素(Deoxyelephantopin)。

    丁豎朽的性狀

    根莖短,基生葉黃綠或暗綠色匙形或長圓狀倒披針形,莖生葉互生,莖圓柱形,全體有灰色毛。氣芳香,味苦。

    丁豎朽的藥用部位

    全草。

    丁豎朽的儲藏法

    1. 採收加工:夏末採收,新鮮使用或晒乾。

    丁豎朽的產地

    生於向陽山谷、村邊、路旁、荒地等低草叢中。分布於廣東及中國東南部至西南部。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