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板藍根

南板藍根
    別名

    南板藍根別名

    廣東板藍根、土板藍根、馬藍根、藍靛根、大藍根
    主治

    南板藍根主治

    溫疫時毒,發熱(發燒)咽痛,溫毒發斑,丹毒,流感,細菌性疾病,如:B型肝炎、水痘、扁桃體炎、咽炎等。
    功效與作用

    南板藍根功效與作用

    清熱解毒,涼血消斑,解熱,抗發炎。
    用途分類

    南板藍根用途分類

    清熱藥(清熱解毒藥)
    用法與用量

    南板藍根用法與用量

    內服:9~15克,煎服。
    禁忌

    南板藍根使用禁忌

    脾胃虛寒、無實火熱毒者慎用。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孕婦慎用。

    南板藍根的基原

    爵床科(Acanthaceae)植物板藍Strobilanthes cusia (Nees) Kuntze之乾燥根莖及根。

    南板藍根的拉丁生藥名

    Strobilanthii Cusiae Rhizoma Et Radix

    南板藍根的英文名

    Strobilanthes Root

    南板藍根的性味與歸經

    味苦,性寒,歸心經,歸胃經

    南板藍根的化學成分

    大黃酚(Chrysophanol)、靛甙(Indican)、靛玉紅(Idirubin)、靛藍(Indigo)。

    南板藍根的性狀

    根莖灰棕色略方圓柱形,直徑2~6毫米。根細長多數,直徑約1毫米。氣弱,味淡。粉末黃棕色。無特殊臭氣,味略苦。

    南板藍根的藥用部位

    乾燥根莖及根。

    南板藍根的儲藏法

    1. 採收加工:夏、秋季採挖,去除地上莖,洗淨後晒乾。
    2. 儲藏:置通風乾燥處,防黴、防蟲蛀。

    南板藍根的產地

    生於山谷、疏林下陰濕地方,多為栽培。分布於福建、廣東、四川。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