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腥草

魚腥草
    別名

    魚腥草別名

    臭蕎麥、蕺兒根、狗耳菜、菹菜、臭腥草、折耳根
    主治

    魚腥草主治

    肺癰(化膿性肺炎),肺炎,腎炎,水腫,中耳炎,尿道炎,痰熱咳嗽,腳氣(足癬,香港腳),熱淋。
    功效與作用

    魚腥草功效與作用

    利尿,解毒,抗菌,排膿,抗菌,抗病毒,增強免疫,抗腫瘤。
    用途分類

    魚腥草用途分類

    清熱藥(清熱解毒藥)
    用法與用量

    魚腥草用法與用量

    內服:10~30克,新鮮藥材則加倍,不宜久煎,水煎服;或搗汁服。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湯熏洗患部。
    禁忌

    魚腥草使用禁忌

    虛寒症及陰性外瘍禁用。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具特殊氣味,可食,因人而異。
    方劑

    處方內有魚腥草的中藥方劑

    銀葦合劑

    魚腥草的基原

    三白草科(Saururaceae)植物蕺菜Houttuynia cordata Thunb.之開花期乾燥全草。

    魚腥草的拉丁生藥名

    Houttuyniae Herba

    魚腥草的英文名

    Heartleaf Houttuynia Herb

    魚腥草的性味與歸經

    味辛,性微寒,歸肺經

    魚腥草的化學成分

    槲皮苷(Quercitrin)。

    魚腥草的性狀

    莖扁圓柱形,扭曲,長20~35公分,直徑2~3毫米,表面黃棕色或暗棕色。葉互生,心形或闊卵形,上面暗黃綠色至暗棕色,下面灰綠色或灰棕色。穗狀花序,黃棕色。搓碎有魚腥氣,味微澀。

    魚腥草的藥用部位

    乾燥全草。

    魚腥草的儲藏法

    1. 採收加工:夏、秋季拔取全株,去除泥土後晒乾。
    2. 儲藏:冷藏或置陰涼乾燥處,防蟲蛀。

    魚腥草的產地

    生於溪溝邊、田邊和林下陰濕處。分布於中國。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