鯽魚

鯽魚
    別名

    鯽魚別名

    鯽、鮒、鰶、鯽瓜子
    主治

    鯽魚主治

    脾胃虛而食不下嚥,體力不濟,血便,癰腫,潰瘍,水腫,腳氣(足癬,香港腳)。
    功效與作用

    鯽魚功效與作用

    和胃食實腸行水。
    用途分類

    鯽魚用途分類

    利水滲濕藥(利水消腫藥)
    用法與用量

    鯽魚用法與用量

    內服:煮食;或煅研入丸、散。
    禁忌

    鯽魚使用禁忌

    濕熱燥渴無氣滯者禁用。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可使用,對孕婦有益處,不可過量。
    方劑

    處方內有鯽魚的中藥方劑

    鯽魚膏

    鯽魚的基原

    鯉科(Cyprinidae)動物鯽魚Carassius auratus之肉或全體。

    鯽魚的英文名

    Crucian carp

    鯽魚的性味與歸經

    味甘,性溫,性平,歸脾經,歸胃經,歸大腸經

    鯽魚的化學成分

    蛋白質、脂肪。

    鯽魚的性狀

    體長15~20公分,體側扁而高,背面灰黑色,腹面銀灰色,鰭條灰白色。

    鯽魚的藥用部位

    肉或全體。

    鯽魚的儲藏法

    1. 採收加工:全年均可捕撈,去除鱗、鰓及內臟,洗淨,新鮮使用​​。

    鯽魚的產地

    生活於河流、湖泊、池沼中,尤以水草叢生的淺水湖和池塘較多。分布於中國。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