獺肝

獺肝
    別名

    獺肝別名

    水獺肝
    主治

    獺肝主治

    傳尸鬼疰有神功,虛勞羸瘦,肺虛咳嗽,肺結核,潮熱盜汗,目翳,夜盲,咯血,血便。
    功效與作用

    獺肝功效與作用

    益陰補虛,殺蟲,止嗽,益肺,補肝腎,明目,止血。
    用途分類

    獺肝用途分類

    祛痰藥(止咳平喘藥)
    用法與用量

    獺肝用法與用量

    內服:3~6克;或入丸、散。
    禁忌

    獺肝使用禁忌

    濕熱壅滯者禁用。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孕婦慎用。
    方劑

    處方內有獺肝的中藥方劑

    月華丸

    獺肝的基原

    鼬科(Mustelidae)動物水獺Lutra lutra L.、江獺Lutra perspicillata Geoffroy、小爪水獺Aonyx cinerea Illiger之乾燥肝臟。

    獺肝的英文名

    Otter Liver

    獺肝的性味與歸經

    味甘,味鹹,性溫,有毒,歸肺經,歸肝經,歸腎經

    獺肝的化學成分

    大量蛋白質(protein)、葡萄糖(glucose)、磷脂(phospholipids)、膽固醇(cholesterol)、維生素A、D(vitamin A、D)。

    獺肝的性狀

    1. 諸肝皆有葉數,惟獺肝一月一葉,其間又有退葉,須於獺身取下,不爾多偽。
    2. 大小不一的黑褐色團塊,分6葉,扁圓形。有魚腥氣,味微鹹。

    獺肝的藥用部位

    乾燥肝臟。

    獺肝的儲藏法

    1. 採收加工:全年均可捕捉,捕殺後剖腹取出肝臟,去淨油脂,洗淨血液及污物,懸掛通風處陰乾。
    2. 儲藏:置陰涼乾燥處,乾燥密蓋容器保存,防蟲蛀。

    獺肝的產地

    棲熄於河流。分布於福建、台灣、廣東、廣西、四川、雲南。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