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認識青黛--清熱解毒、涼血散腫

文:長庚紀念醫院中醫內一科 林胤谷醫師

青黛(Indigo naturalis) (藥性論•唐•甄權)

異名:靛花,青蛤粉,青缸花,藍露,淀花,靛沫花

基原:青黛是十字花科植物菘藍(Isatis tinctoria L.) 、草大青(I. indigotica Fort.)、爵床科植物馬藍(Baphicacavthus cusia (Nees) Bremek.)和蓼科植物蓼藍(Polygonum tinctorium Ait.)等植物的葉中的乾燥色素,經加工製取,乾燥而成。治療流行感冒和抗SARS名藥-- 板蘭根,為菘藍或馬藍的根。台灣的青黛來源為爵床科植物馬藍。

藥材:灰藍色或深藍色極細粉末,具草腥氣,味微酸,以體輕,粉細,能浮於水面,燃燒生紫紅色火焰者為佳。福建所產最佳,稱建青黛。

性味:鹹、寒

歸經:入肝、肺、胃經

功用:清熱解毒、涼血散腫

主治:治溫病熱盛、斑疹、吐血、咯血,小兒驚癎,瘡
腫,丹毒,蛇蟲咬傷;肝熱驚搐,熱咳痰稠,濕疹,口瘡;血熱發斑及吐衄,痄腮,瘡癰。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5-8分,入丸散。外用:乾撒或調敷。

使用注意:胃寒者慎用。

副作用:部份病人服後出現惡心、嘔吐、腹瀉、腹痛、便血諸症狀,也能影響肝功能,嚴重者可抑制骨髓,引起血小板下降。

現代應用:慢性骨髓性白血病、銀屑病(乾癬)、腮腺炎、消化性潰瘍、肝炎、帶狀疱疹、多發性口瘡(口腔潰瘍)、外耳道炎、鼻出血。

現代研究:青黛含靛藍(Indiol) 5-8%、靛玉紅(Indirubin) 0.1% 等成分,現代藥理研究證實青黛有抗菌、抗腫瘤、保肝等作用。

◎ 青黛臨床上被應用在治療白血病,乃受『宣明論方』當歸龍薈丸的啓發,因臨床應用該方有一定療效,後經篩選分析,發現為方中青黛的作用,並進而分離出有效成份靛玉紅。
本文由【長庚紀念醫院】提供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