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洗腎」怎麼洗?淺談血液透析之五大設備!

文�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內科 張之揚醫師、顧進裕副教授

目前在台灣的尿毒症病人,除了少數接受腎臟移植或腹膜透析的治療
,大約百分之九十五的病人是接受血液透析的治療,也就是一般民眾
較為熟悉而俗稱為洗腎的治療;其實,與其說是洗腎,還不如說是洗
血來的貼切,尿毒的病人因為腎臟功能衰竭,無法排泄出原本應該由
腎臟排出的尿毒素,以致於體內的尿毒濃度升高,而血液透析的治療
就將身體內不乾淨的、含尿毒高的血引導出來,經過血液透析器,濾
掉一些尿毒,然後再將這些透析過的、乾淨的血液送回體內,經過這
樣的治療,體內的尿毒減少,症狀自然減輕。

進行血液透析治療時有那些設備是必須的呢?
可簡單的分為五大項來說明:

〈一〉血管通路:

   為提供病人的血液循環與透析機器間的連接,通常是在病人
   不常用的手臂上做一個動脈和靜脈相吻合的小手術,形成一
   個動靜脈廔管,如此才能提供長期血液透析時所需的血液流
   量〈至少每分鐘二百CC以上〉以及長期重覆的針刺;血管
   若有了傷害或阻塞,除非是臨時插大血管,就無法進行血液
   透析,所以血管廔管可說是血液透析病人的命脈,病人要經
   常的自我檢查廔管血液流動的情形,如有改變就立即就醫。

〈二〉透析機:

   是執行血液透析過程中操作與監測的機器,包括血液與透析
   液流量的設定,透析液濃度與溫度是否恰當,透析管路壓力
   的設定,透析膜是否有破裂,流回病人的血液內是否有氣泡
   ,脫水〈超過濾〉速度的設定……等,均有賴此透析機。

〈三〉透析器:

   病人的血液與透析液在此經由一層薄薄的半透膜進行交換,
   以清除尿毒、水分以及矯正酸鹼與電解質的不平衡,這是血
   液透析中真正有治療效果的部份;透析器以材質來分,可分
   為纖維素膜和非纖維素膜兩大類,目前大多是使用經修飾處
   理過的纖維素膜;依型式來分目前幾乎全都是空心纖維型。

〈四〉透析液:

   由於尿毒症的病人常合併鈉、鉀、鈣、磷、鎂及酸鹼……等
   的不平衡,所以使用適當調配的透析液,經由透析的作用,
   來改善這種情況。

〈五〉透析用水:

   血液透析時需要大量乾淨的水來調配透析液〈每分鐘流量至
   少五百CC〉,但這些水並不是一般的自來水,而是經過一
   連串的過濾、軟化、去離子化、逆滲透等處理,去除部份的
   鈣、鎂、其他微量元素及微生物,才進入透析系統,否則這
   些過量的物質經由透析器進入體內,會造成許多合併症。

目前標準的血液透析治療是每週三次,每次四小時。病人準時來到醫
院,躺在床上,護理人員在病人有血管廔管的手臂上,用優碘消毒後
,就使用類似一般打點滴的針穿刺兩針,接上機器,開始血液透析,
病人除了打針部位的活動稍受限制外,在透析過程中可以閱報、讀書
、看電視、聽音樂,也可吃東西,透析結束時,護理人員來拔除針,
壓迫止血,完成整個透析;與腹膜透析來比較,血液透析不需要自己
動手,只要按時到醫院來接受治療,比較省事、方便,這也是絕大多
數病人與家屬較能夠接受這種治療方法的原因。

由於血液透析技術的進步,目前在透析過程中,病人出現不舒服的症
狀已經減少很多,但若病人在兩次透析之間增加太多的體重〈最好控
制在二至三公斤以內〉或透析之前進食太多,則在透析時比較會出現
低血壓的現象,這是病人必須自行調整而避免的;另外,那些食物可
以多吃,那些宜少吃,要吃多少,都需要配合臨床情況和營養師的指
導。

病人在接受血液透析治療之前,原先就可能有一些疾病,如高血壓、
糖尿病……等,再加上長期透析治療後,也可能會出現一些合併症,
如骨病變、副甲狀腺疾病、貧血、心臟血管病變、神經病變、肝炎…
…等,所以適當的長期病情追蹤監測與藥物治療仍是必須的。

尿毒症的病人接受長期的血液透析治療之後,絕大部份的情形都會有
相當好的進步,但並不是說可以解決所有的問題,因為透析治療只能
取代一小部份的腎臟功能,因此僅能讓身體維持在一個還可以正常運
轉的狀況,對於其他的疾病或合併症,仍是必須要配合醫囑使用藥物
,以及適當的飲食控制,此外,病人本身的心理調適,家屬的耐心和
精神上的支持,都是病患正常生活回歸社會不可缺少的動力。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