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負重關節嘎嘎作響 退化性膝關節炎診斷及治療

文�臺北市立中醫醫院針灸科 黃介良主任

膝蓋是人體下肢最重要的“負重關節”,因長年承受巨幅壓力的關係
,膝蓋關節磨損退化情形年紀愈大愈嚴重。磨損退化的膝關節一旦造
成症狀,即稱為退化性膝關節炎。
中醫的針灸治療有疏通經絡、調整
全身氣血分布之療效,對於各種疼痛之緩解,更是其專長之一。

退化性膝關節炎是中老年人常見的骨科疾病之一,常發生於下肢關節
,例如膝關節、踝關節等,這些關節在長期承受重力之下,軟骨下的
硬骨會增厚並長出骨刺,造成關節之間的空間狹窄、磨損,最後導致
患者關節疼痛、僵硬的現象。依臨床統計,六十歲為發病高峰,女性
比率是男性的2.5倍。

疼痛是其臨床主要症狀,嚴重程度不一。通常當關節活動愈久時或近
黃昏時,疼痛就加重。當天氣由晴轉陰,氣壓驟然降低,關節所受壓
力增加但軟骨調節緩動功能不足,關節便猶如氣象台般腫脹發炎,產
生疼痛。有時關節亦會伴有輕度的僵硬,但通常在關節活動後,不超
過半小時就會較為緩解。其他症狀,包括關節壓痛以及運動時可能有
關節裂開,甚至卡住的感覺。指(趾)關節可有結節狀腫脹。關節活
動時常會嘎嘎作響。特別在膝關節的部分,而退化性膝關節炎常見的
的症狀有:

 1膝關節疼痛僵硬:尤其是關節活動後(如傍晚工作一天後)
  ,相反的經長時間靜止不活動後也會惡化(如早晨起床後的
  僵硬感及久坐、久站後的關節僵滯感)。

 2膝關節變形:早期以軟組織變形為主,末期則會引起關節骨
  構造的破壞和變形。

 3關節軟組織病變:如關節滑液囊發炎引起之紅腫熱痛,關節
  囊本身之纖維化導致關節僵硬感,關節旁肌腱炎引發之疼痛
  ,股四頭肌萎縮引起之無力等。

膝關節疼痛(尤其是在上下樓梯時)、關節腫脹、關節僵硬、肌肉無
力感(從坐姿要站立困難)、關節雜音、關節運動受限(蹲不下去)
及關節變形(以O形腿變形最常見)等也皆常見;這些症狀常因關節
過度使用(如蹲、跪、或上下樓梯)而加劇。但若病況嚴重,可能會
造成關節變形、肌力減退,如果更嚴重則將導致日常行走困難、功能
受限等等,這個時候就必須要更換人工關節。

退化性關節炎有所謂原發性及繼發性兩種。所謂原發性是指因病人的
關節結構、軟骨組織本身的代謝或修復能力異常所引致。所謂繼發性
是指由其他關節毛病所併發,例如患痛風或類風濕關節炎後、或發生
骨折後,便可能發生此病。
其他一些後天的影響因素,如年齡老化、
性別、運動、姿勢與體重都有關連。七十歲以上的老人,超過九成受
到退化性膝關節炎的困擾,女性患者較男性患者略多。

近三十年來,各項研究皆證實針灸治療能止痛、麻醉、治療各種慢性
疼痛,影響的系統涵蓋了循環、呼吸、免疫、內分泌、神經等;特別
在退化性關節炎部分,針灸治療能調整改善血液動力學和微循環、抗
自由基損傷及調整內分泌;通過調整經絡內外氣血使之平衡以達到延
緩退化、緩解疼痛之療效,已被證實有效且副作用極小的治療方法。

為了增加中醫診治關節炎的客觀評估標準,美國風濕科醫學會訂定的
K�L病理變化評估標準,並輔以步態分析儀,以電腦精密分析病人
因膝關節炎所產生的遲緩、施力不均等異常步態;同時可客觀評估療
效,不管是經中、西醫治療,關節炎患者要保持理想的體重,以減輕
身體下肢負擔,最好有適當的休息及適宜的運動,像是游泳、騎腳踏
車等,且應避免長時間的蹲跪,必要時應使用護膝、柺杖或助行器,
以分擔關節的負荷。在治療上,掌握時機,適度配合針灸,對於關節
炎的防治,亦有相當的助益。
本文作者:黃介良醫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