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溫暖您的小肚肚 了解正確的臍療!

最近因為服飾流行,露出可愛的肚臍,所以大家相對的重視起肚臍的美
觀及養生,其實我們中醫早在二千二百年前就已經開始在利用肚臍來治
病、養生也就是臍療!


在這秋高氣爽的秋天中秋過後,各地方的氣溫開始下降,尤其是早晚更
為明顯,提醒大家不要忘了多加一件薄衫之外,也要顧好肚臍眼,以免
容易感染到風寒,得不償失!

●什麼是臍療?

臍療法,是中醫外治療法中的一種,有著悠久的歷史,豐富的內容,大
量的醫療經驗,最早出現於湖南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帛書《五十二病
方》,是目前國內外學術界公認為我國現已發現的最早的醫學著作,該
書共有二八三方,其中外治法竟達一半以上,其中就有肚臍填藥、敷藥
、塗藥及角灸臍療法。

 方法:乃是以藥物作為適當劑型(如:糊、膏、散、丸等);並用某
    些物理(如:艾灸、熱熨、磁場、按摩等)刺激,對神闕穴局
    部產生藥物和刺激作用。

 包括:臍部敷藥法、臍部按摩法、臍部灸法、臍部拔罐法、臍部袋法
    及臍部針刺法。


●肚臍的功能?

中醫認為,臍是先天之本源、生命之根,又為後天之根蒂,是經絡系統
的重要穴位:

 1.臍,位於腹部正中央凹陷處,是新生兒臍帶脫落後,所遺留下來
   的一個生命根蒂組織,屬於中醫經絡系統中任脈的一個重要穴位
   。
 2.闕穴位於臍中,名為神闕。
   “神”指神氣、元神、生命力,“闕”指門樓、牌樓、宮門等;
   又稱為臍中、氣舍、氣合、維合、環穀、命蒂。
 3.對“神闕”穴名含義的解釋,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指神之所舍其
   中,即生命力所在處;另一種是指神氣通行出入的門戶,為胎兒
   從母體獲取營養的通道,並維持胎兒的生命活動。
 4.《醫學源始》中所說:“人之始生,生於臍與命門,故為十二經
   脈始生,五臟六腑之形成故也。”故臍與人體十二經脈、五臟六
   腑、四肢百骸、皮毛骨肉有著密切的生理、病理聯系。
 5.神闕穴位於任脈,而任脈屬陰脈之海,與督脈相表裡,共同司管
   人體諸經之百脈,所以臍和諸經百脈相通,臍又為沖任循行之所
   ,而且任脈、督脈、沖脈為“一源三岐”,故三脈經氣相通。故
   神闕穴為經絡之總樞,經氣之海,通過任、督、沖、帶四脈而統
   屬全身經絡,內連五臟六腑、腦及胞宮。
 6.《難經》中說:“臍下腎間動氣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經之根本
   也”。故神闕穴,功能健運脾陽、和胃理腸、溫陽救逆、開竅復
   蘇、強腎調經、行氣利水、散結通滯。


●注意事項

應用臍療法防治疾病時,一定要方法正確,否則容易有副作用發生。

 一、如果在臍療法過程中發生藥物過敏反應,應立即去藥,並按過敏
   性皮膚炎治療。
 二、小兒肌膚嬌嫩,不宜應用刺激性較強的藥物,避免引起皮膚損害
   。
 三、新生兒時期,臍部剛閉合,不宜應用臍部灸法及臍部拔罐法,以
   免引起臍部閉合不良,或產生不良反應。
 四、應用臍部灸法,務必注意不要燙傷皮膚。
 五、不宜應用臍部針刺法。
 六、佩戴臍部療袋防治疾病時,應日夜佩戴,連續佩戴二週以上才能
   有明顯療效。
 七、臍療法為輔助性養生療法,對於急性疾病,應以其他急救措施為
   主。
 八、應用臍部灸療法或薰臍法時,可選季節較為涼爽或寒冷氣候來做
   為開始,並確定無咽喉不適或咽痛、發燒的病情發生,才可使用
   ,以免薰後發炎現象更為惡化。
 九、平日就容易有皮膚過敏者,宜先將臍療藥物塗抹少量於手肘內側
   皮膚較敏感處30分鐘後,觀察其反應,如有癢、腫、紅、熱、痛
   等發炎現象時,應禁用此藥。
 十、應用薰臍療法時,會有藥草煙味產生,要注易室內的適當通風,
   以免產生頭暈、頭痛等缺氧現象。
十一、不宜飯後馬上做或空腹施行臍療法。


●失敗的臍療,會有哪些狀況?該如何解決?

臨床上,常會遇到一些做臍療失敗的病人來求診如:

 一、口乾舌燥者:
   大熱天中午做薰臍法,之後又沒休息,又熬夜多日之後產生此種
   現象。

  •緩解法:做完薰臍法後,請多休息並多喝養生保肝茶。

 二、頭暈者:
   做臍療法前,不宜飯後馬上或空腹做,否則血糖過低或消化不良
   很容易引發頭暈。

  •緩解法:應在吃完飯後一至一小時半才進行臍療,中間並應多喝
       養生茶。

 三、頭痛者:
   有些薰臍法,應用一些較為有煙或重味道的藥材很容易產生滿間
   的嗆鼻煙味,而引起頭痛。

  •緩解法:注意到室內空氣的流通,如有鼻子過敏者應先告知醫生
       或準備一些低煙或無煙的藥材來做治療,較為合適。

 四、便秘者:
   有些患者平日就有便秘的習慣,又加上應用一些溫補而燥的藥材
   來做薰臍,當然更容易秘上加秘,更解不出來!

  •緩解法:選用一些較為滋陰涼補的藥材來做臍療,另外配合臍部
       周圍按摩法及喝養生三黃茶來緩解。

 五、皮膚過敏、發癢者:
   因藥物選用不當而引起急性局部或全身過敏者。

  •緩解法:馬上停用,並煮綠豆甘草湯來喝,不要搔癢,局部可先
       塗抹止癢藥膏或中藥紫雲膏。

  •綠豆甘草湯:綠豆一斤,甘草3錢,加水五碗,
         煮滾後用小火慢煮約40分鐘,豆熟後,
         喝湯吃豆,不要加調味料!


●臺灣臍療現狀:

目前還沒規定要有臍療執照,但是各方人馬均在做,良莠不齊,對於大
眾健康已漸形成影響,所以中醫師公會已發現此些事情的嚴重性,並已
致函於衛生署相關單位:中醫師公會全聯會

一、據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九十一年六月十三日衛中會醫字第九
  一00六二八八號函辦理
二、薰臍療法屬於中醫穴位外治法範疇,應屬中醫醫療業務範圍,非中
  醫師不得為之,如由未具中醫師資格者施行,應屬醫師法第二十八
  條所稱之『擅自執行醫療業務』。
三、『薰臍療法』係中醫『炙療』和『藥療』的合併使用,其辨證論治
  ,處方用藥,涉及中醫藥物、診斷及經絡學說理論,應屬醫療行為
  ,居於善盡保護民眾健康之責任,建請主管機關加強管理。

目前市面上的薰臍療法主要是以美容養顏,強身抗癌為訴求價格不一,
有從八千至三百均有,有的還提供DIY方法、工具販賣、中藥供應等相關
儀器。所以,在此要特別呼籲消費大眾,注意安全、衛生的臍療養生,
不要養生不成反害生!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