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壓力大、要求完美容易自律神經失調?醫師教「2招」找回自癒力

/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編輯部 諮詢專家/臺中榮總嘉義分院兒童青少年身心科主任 章秉純

不論是在工作或生活中,我們免不了會碰到壓力來襲,適度的壓力可以讓自己表現得更好,但若長期處於高壓之下,就有可能導致自律神經失調,而產生焦慮、失眠等症狀,究竟自律神經在人體內的作用是什麼?和壓力又有何關係?

所謂的自律神經,它控制著體內的心、肺、腸、胃及其他內臟等器官,使其維持生命的基本機能,包括心跳、血壓、呼吸、胃腸蠕動和內分泌等。


自律神經受到情緒、壓力影響

而自律神經系統由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所組成,當人在面對壓力時,交感神經會活絡起來,使心跳加快、血壓上升、呼吸急促、肌肉緊繃、腸胃抑制蠕動,讓人提高警覺,保持專注力,以應付外來的刺激和挑戰;當人們處於休息狀態時,副交感神經就會活絡,讓心跳減慢、血壓下降、呼吸變慢、肌肉放鬆、腸胃加速蠕動,讓人放鬆休息,保持所需的體能。

雖然自律神經不受大腦意志所控制,但很容易受到情緒、壓力所影響,若人們長期處於高壓之下,交感神經會一直處於活絡的狀態,讓身體持續緊繃,最後導致一連串的不適症狀,使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運作失衡,這就是所謂的「自律神經失調」。

壓力大、要求完美容易自律神經失調?醫師教「2招」找回自癒力_圖2

自律神經失調並非抗壓性差

臺中榮總嘉義分院兒童青少年身心科主任章秉純表示,通常心思細膩、追求完美的人,較容易有自律神經失調的狀況,這樣的族群並非抗壓性差,而是個性較認真、容易把壓力或事情攬在身上,長期下來使身體發出了警訊,加上社會變遷快速與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嚴峻,人們無法預期未來會發生什麼事,也容易感到恐慌、焦慮,讓自律神經失去平衡。

章秉純進一步說明,自律神經失調時,通常會產生三大常見症狀,分別是「便祕或拉肚子」、「心悸恐慌」和「睡眠失調」,如果在看過很多醫生後,檢查報告依然很正常或找不出問題時,建議可至精神科就診,檢視自律神經是否出現狀況。

此外,章秉純指出,自律神經失調在醫學上並非正式的疾病,而是一種症狀,但長期下來可能會誘發其他問題,例如:心臟病、高血壓、焦慮、憂鬱、恐慌等,因此要把它視為正式的疾病來看待,並盡快就醫診斷。

壓力大、要求完美容易自律神經失調?醫師教「2招」找回自癒力_圖3

學會放鬆,讓心跳呼吸緩和

面對自律神經失調時,章秉純建議,可透過兩個方法舒緩放鬆,讓自律神經更容易調節,分別是「調整呼吸」與「睡前催眠」。

「調整呼吸」指的是慢慢地吸氣、吐氣,讓心跳、呼吸緩和下來,使身體感受到放鬆,而「睡前催眠」是把睡眠環境佈置得輕鬆和諧,想像自己在溫暖的情境中,感受自己的辛勞與酸痛漸漸離去,不知不覺,身體就會慢慢進入休息狀態。

◎你可以看更多:學會睡前催眠,你可以一夜好眠


章秉純表示,雖然生活中的壓力無可避免,但可以試著「活在當下」,把焦點放在感受「當下的時光」,不要過於擔憂未來,也不要一直檢討過去發生的事,這樣才能保持心緒的平靜,從不安的感覺中釋放自己,增強自律神經的復原力。

壓力大、要求完美容易自律神經失調?醫師教「2招」找回自癒力_圖4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