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先別急著罵!讓孩子哭,也是一種培養

先別急著罵!讓孩子哭,也是一種培養_圖1

作者/媽媽經 編輯部 撰文/Reese 圖片設計/Darren

談到教育目標,以前家長大概會說,把孩子拉拔長大。現在,家長可能會說,希望孩子能做他自己。如何讓孩子成為自己?李崇建老師曾在演講上指出普世教養的迷思。其中一項就是,你允許孩子做自己嗎?你允許孩子有自己的情緒嗎?當孩子哭鬧、生氣、沮喪,你怎麼做?

李崇建老師案例回顧:

我常常看到一個大人在面對他的小孩,小孩在生氣的時候,大人往往跟他說:「你不要那麼生氣!」「你不要再生氣了!」甚至告訴我們的孩子說:「你如果再生氣,爸爸就生氣囉!」原來一個孩子不可以生氣,爸爸可以生氣。一個孩子這麼小,他在這樣的教養環境中日漸長大,成為一個大人。

我們來想想看,他從小不被允許來認識自己的情緒,不允許自己承認自己擁有生氣權利的人,他會成為一個什麼樣的大人?

孩子養得白白胖胖,別忽略了情緒與心智的培養

孩子的心理發育有著幾個重要階段,每個階段都關乎孩子的未來。從家到幼兒園,從幼兒園到小學,在孩子偶爾或頻繁的哭鬧背後,或許是他們心智成熟度發展的關鍵。不論在哪一個階段,沒有人喜歡看到或聽到孩子哭,但是家長更怕孩子會出現一些心理問題或偏差行為,但是這些可能都在更早以前,就有跡可循。

夫妻的感情關係,影響小孩的情緒與身份認同

幼兒3歲以前還在母嬰互動階段,俗稱「媽媽就是我的天」,3到6歲的幼兒,開始意識也感知到爸爸的加入(如果神隊友很給力的話),正式進入一般正常家庭的三元關係。這時候,如果夫妻關係不睦,後續的負面效應,就可能發生在孩子發展身份認同的階段!

北京教育學者指出,健康的心理發展應該像現在這樣,不管男孩、女孩,從小年母親,長大了一點,如果發現爸爸很愛媽媽,男孩會在心裡種下一顆種子:「我要變得像爸爸一樣,將來娶像媽媽一樣的女人來愛我」;而女孩也會在心裡種下一顆種子:我要變成像媽媽一樣有魅力,將來嫁給一個像爸爸那樣的好男人。」

學者表示,小男孩從黏著媽媽,轉變為認同父親的過程、小女孩從崇拜爸爸,轉變為憧憬成為像媽媽的女人,這種概念是以良好的夫妻關係為基礎,像一面鏡子映照出孩子對未來的想像,是一種健康的身份認同發展。反之,如果夫妻感情不穩定,孩子看父母天天吵架、互相怨懟、媽媽貶低爸爸、爸爸不理不睬…就會對孩子的身分認同產生不好的影響。

「哭」是建立規則、學會自制的一種能力

如果排除夫妻不和,孩子還是不明就裡的愛哭鬧,怎麼辦?學者認為,哭也是一種控制情緒能力的培養,是一種容忍不被滿足的重要能力,但如果孩子一哭一鬧就妥協,不給他這個機會的話,這個孩子就永遠培養不出這種能力。

可是許多家長常常犯了兩種NG作法,第一種:開始哄小孩、順小孩的意、給小孩糖吃,「好,不哭不哭,我們玩車車好不好?媽咪給你買新車車。」第二種則是立刻制止他宣洩情緒,「哭什麼哭?不要哭!」、「再哭我就走了,留你一個人。」

不然該怎麼辦?要讓孩子釋放情緒,也要能控制場面。當下,父母應該很有力量地把孩子抱走,孩子要哭就哭、不吃飯就不吃飯,多堅持幾次,孩子就會明白你是「玩認真的」。父母沒有要斥責孩子哭,但是不管哭與不哭,父母立下的原則都不會順著孩子改變。之後小孩學乖了,知道要守規矩,就不會變成一個隨心所欲的小霸王。

孩子1歲就能學會穩定情緒的秘密

同理,也可以運用在其他情緒上,例如孩子總是在大人身邊嘰嘰喳喳一直吵鬧,那可能是因為他喜歡跟大人互動,如果大人總是不聽孩子說話,直接叫他不要吵,那就扼殺了他認識自己情緒的機會。回到李崇建老師說的:「孩子在認識自己的過程當中,是因為大人尊重他,大人不說道理不說教,不去命令孩子,孩子就會在這個過程當中,從語言裡面,漸漸地去聯結他自己的內在。」

甚至,根據比利時萊特學院做過的調查,如果一個大人能夠「很和諧」地跟一個孩子閱讀說故事、你來我往的互動,那麼在孩子1歲多的時候就能夠發現,他的情緒比同齡更穩定,他的記憶力比別人更好。

參考資料:TED Talk《教育如何讓孩子成為自己》、北青網

★本文經《媽媽經》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