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骨科疾病治療的新趨勢 - 骨科的微創手術

如果你正在醫院,或正在前往醫院的途上,這個名詞你一定要了解:微創手術(Minimal incision surgery or Minimal invasive surgery; MIS)。

對於常在報章雜誌上注意醫療資訊的民眾而言,這個名詞一定不陌生。但是何謂微創手術?卻往往因為不同領域的醫師說法而有所不同。在此為避免讀者混淆,先針對相近的醫學辭彙作一解釋區隔。

一、 微創手術(Minimal incision surgery or Minimal invasive surgery; MIS):

泛指藉由手術技術上的改進,設備及器械的進步,或手術觀念的更新,達到傷口小,破壞少,恢復快的目的。任何外科領域的的手術都可以經由改良而成為微創手術。如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等等。

二、顯微手術(microsurgery):

指手術內容為微小的構造,手術過程須藉助解剖顯微鏡或放大鏡放大構造。如接血管、神經或眼球手術等,構造雖小但意義上並不屬於微創手術。

三、內視鏡手術(endoscopic surgery):

以光纖內視鏡作為輔助工具,醫師操作工作器械達成手術目的,這類手術就屬於微創手術。如內視鏡膽囊、盲腸、肺臟切除手術等。另外如傳統一些需要手術的心臟,如今可以藉由心導管的治療而恢復,這也是微創手術取代傳統手術的典型。

因此,微創手術作為一個手術發展的概念,並非特別指某一類型的手術。簡單的說,原本傷口須長達20公分的手術如今可藉由視訊影像讓醫師“看到“手術範圍,使傷口縮小到3、5公分,再藉由類似太空人操作機械手臂修理衛星的方式來完成手術。病人因傷口小破壞少,達到迅速恢復的目的。然而上述的簡單概念,卻有需要仰賴影像系統的進步(各式內視鏡,移動式X光機), 手術觀念的改進(如傳統靜脈區張切除觀念改變成微創型血管內雷射燒灼),以及最重要的:醫師技術的養成純熟(從傳統直接目視手術區域到藉由視訊來感受雙手操控)。

那骨科在微創手術的發展,又有哪些特色和進展呢?骨科最早的微創手術發展,首推關節鏡的使用。 關節鏡屬於內視鏡的一種,手術有賴於有一個“腔室(關節腔、胸腔、腹腔)“,再藉由視訊系統來操作,執行十字韌帶重建,半月板修補等手術。隨著內視鏡手術不斷的發展且臻於成熟之際,關節鏡手術也成為骨科廣為人知的微創手術。然而,骨科其他領域的微創手術卻無明顯的拓展,主要是因為大部分的骨科手術, 為了重建骨結構,必須將碩大的金屬骨材置入體內,且骨骼肌肉系統並無法建立一個操作的腔室,醫師如何能使“傷口小“,又能“看得見“重建的正確位置而達到手術的目的?成為難題。一直到近幾年,有賴於骨科器材的設計更新,影像定位的精確,以及手術觀念的進步等原因,才使微創手術開始在脊椎、骨折處理及人工關節方面有顯著的發展。這些發展主要分為三類,以下逐一詳細說明:

一、將原有的手術透過骨材設計更新:

1.骨折手術處理:傳統的骨板固定系統,須直接切開傷口,骨板有多大,傷口就有多大。目前的微創設計是只切開骨板入口處,再輔助以骨釘瞄準器及X光機精確定位,達成固定。

2.人工關節的微創手術:主要的改良在於手術器械的縮小,和傳統手術相較,約可以減少三分之一的傷口大小,但主要還是受限於人工關節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大小。
 
3.內視鏡顯微椎間盤切除術(Micro-endoscopic discetomy; MED) :藉由內視鏡的運用來切除椎間盤。

二、觀念的更新後,創新的手術:

 1.椎體成形術(vertebroplasty):針對骨質疏鬆引起的脊椎壓迫性骨折,導致病患無法下床,疼痛異常,傳統觀念須接受脊椎骨釘固定,但病患體能往往無法承擔如此手術風險。新的觀念乃藉由精確定位,將人工骨水泥注入椎體,可以迅速明顯改善疼痛。
 
2.駝背整型術(kyphoplasty):藉由類似於上述的觀念,而設計稍有不同。

三、新式的骨材產生:

其他如各式各樣的骨骼替代物,注射型人工骨,誘骨生長因素等等。由骨骼的內部加強骨折或骨缺損的生長,也可以使骨折處理的方式改變。

不論骨科的微創手術如何發展,終究要將金屬骨材置入且固定。因此有賴器械的重新設計,並輔助影像定位以符合小切口的特性。 傷口小除了有疼痛減輕的優點外,更因避免破壞功能性肌肉群,可以更迅速的恢復。

對於病患而言,醫療的無知和恐懼常使其常陷入“是不是接受最好的處置?“的懷疑。加上現今醫療行銷盛行,媒體資訊豐富,醫界也不斷努力創新,更常使病患茫然。其實大眾應該了解: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微創手術,微創手術也是有手術風險。 手術視野小,直接影響可能就是手術時間增加,麻醉風險增加,此外術出血,神經傷害等不易當場察覺等都是缺點。 正確的觀念是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式,就是最好的處理。一個成功的微創手術要決定於醫師的能力,器械設備的配合、病患情況適合(如太過肥胖執意微創手術徒使手術困難度及時間增加)等等。無論如何,醫病兩方充分的術前溝通,病患了解自身情況及合理預期, 才能達到術後最大滿意度。
本文作者:洪宗賢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