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超越癌症!精神疾病為全球疾病負擔之首

精神疾病造成個人、經濟、社會之負擔不容小覷,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報告指出,精神疾病是全球疾病負擔之首,然而其嚴重性卻未受重視,世界各國的精神衛生相關預算於總健康預算的佔比均不到7%!
 
為此,康復之友聯盟進行精神疾病照護者負擔調查,結果發現台灣的精神疾病患者家庭在精神康復者發病後,生活衝擊大,家庭經濟受牽連、甚至社會歧視也帶來許多困境與壓力。若加強投資精神衛生相關政策,在其他國家證實報酬率高,希望台灣也能以此藍本,加強推廣精神衛生政策以促進全民心理健康。

精神疾病躍升全球疾病負擔之首

國立成功大學附設醫院斗六分院精神暨長期照護部主任楊延光指出:「精神疾病是造成失能的主要原因,若以失能調整生命年(DALYs)來進行比較,它是全球疾病總負擔的13%,比大家熟悉的心血管疾病及癌症都還要來得更高,是全球疾病負擔之首。」

而精神疾病所導致的失能問題,更反應在社會成本的增加。楊延光醫師說明:「花在精神疾病上治療及照護的直接成本其實並不高,但是因精神疾病多發病早,罹病時間又長,以致疾病失能所帶來的間接成本,包括精神疾病患者及家屬生產力下降、失業後的收入損失以及社會支持等,就像是潛藏在冰山之下的巨大問題,是迫切需要被解決的。世界經濟論壇曾推估2010年全球精神疾病的相關成本為2.5兆美元,其中2/3就是間接成本。」

醫憂精神疾病未獲足夠重視 

在台灣,精神疾病患者家庭負擔就有近9成3與間接成本有關,楊延光醫師表示:「以國內思覺失調症患者為例,儘管有健保及身心障礙者相關福利,其家庭平均一年與疾病相關的負擔總額恐高達50萬台幣,相當於台灣家庭可支配所得中位數(83萬台幣)的2/3,嚴重影響家庭財務。

除了經濟負擔大之外,精神疾病也證實與生理有關;研究發現,重度吸菸者壽命較一般平均壽命少8-10年5,台灣思覺失調症患者的壽命又較一般平均壽命少13.7年,低於重度吸菸者!然而,105年度用於心理健康促進的預算總額為556,756,000元,相當於全台灣2400萬人口當中,平均1人的心理健康只投入23元,是癌症篩檢、孕前檢查等保健服務經費(85元/人)的1/4,且心理健康預算自103年起年年遞減,顯示對全民心理健康的重視度逐年降低。」

2015年調查:精神病患家屬生活衝擊大 家庭經濟受牽連

康復之友聯盟針對全台208位精神康復者(康盟統稱罹患精神疾病者為精神康復者)的照護者進行問卷調查,發現國內精神康復者及其家屬的經濟來源受疾病影響,進而影響家庭經濟。

康復之友聯盟理事長黃敏偉指出:「有7成照護者表示經濟來源因照顧精神康復者受到影響,有家屬因照顧負擔而離職或無法全心工作(請假,或轉為兼職),家庭經濟出現困難,顯出家庭照護間接成本問題的嚴重性。」

黃敏偉理事長說:「目前全國精神疾病包括憂鬱症相關病友團體有7個左右,相較40個乳癌病友會、514個糖尿病病友會,精神康復者的同儕支持資源明顯不足,且超過半數的照護者認為,與其他慢性疾病及癌症相比,精神疾病獲得的防治宣導、福利政策及衛教資源更少。家屬期待政府能夠投注資源在精神康復者的復職與復學,協助精神康復者重返社會生活。」

康盟呼籲展開進一步採取積極措施的對話

黃敏偉理事長說:「要減少精神疾病的負擔,需從正視它的重要性開始。英國研究已經證實,國家在精神衛生促進政策投注資源,可獲得超過10倍的報酬率8!而目前最具成本效益的做法是兒童期介入精神疾病教育及職場心理健康促進。

政府為提升全民心理健康的行政層級,於民國102年將社政與衛政體系整合為衛生福利部,並成立了『心理及口腔健康司』,雖然提昇精神衛生與心理健康工作的行政層級,然而人力配置與經費資源卻未符合需求程度。本聯盟在此提出呼籲,面對整體社會對於心理衛生的需求,國家除挹注心理健康相關經費之外,也可與相關團體展開規劃全民健康促進政策目標及策略的對話,共同保障國民心理健康。」

今年楊森藥廠亞太區展開「健康心靈計畫」,在台灣與康復之友聯盟共同合作,期望可促進實施相關健康政策的討論,減少精神疾病汙名化的問題,並促進大眾了解精神疾病。而康復之友聯盟也在楊森藥廠的協助之下,完成2015年的照護者調查。

康復之友聯盟呼籲,相關團體應共同努力加強全民心理健康政策,並提升社會大眾對於精神疾病的知識,心理健康與生理健康一樣,需要獲得同等的重視與覺察,精神健康若出現狀況,也與身體健康一樣應及早尋求專業醫療協助,接受後續復健服務,降低精神疾病復發而導致的急病慢性化,將精神疾病對家庭或個人帶來的傷害降到最低。
本文作者:國立成功大學附設醫院斗六分院精神暨長期照護部主任楊延光教授、中華民國康復之友聯盟黃敏偉理事長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