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淺談牙齒自體移植

『這顆牙齒蛀得太深,恐怕留不住了得拔掉!』這是患者最怕聽到的一句話,因為這代表著將來可能必須要植牙或是做牙橋,而有時礙於經濟問題,患者就只好選擇缺牙,而造成咬合的不便。

但其實在適當的條件下,還有另外一個選擇:自體移植。簡單來說:可以將無法保留的牙齒拔掉,並將沒有咬合功能的牙齒(如智齒)移植過來。如果移植成功,將可以恢復完整齒列及咬合功能,跟其他選項較起來花費也較少。接下來筆者將就自體移植的適應症、治療流程及預後做簡單的說明。

什麼樣的情況可以進行牙齒自體移植?

● 提供植牙之牙齒
● 通常是沒有咬合功能的牙齒(如智齒)
● 形狀為單根錐形或與受植區齒槽形狀相似者較佳
● 沒有牙周病的牙齒(牙冠有部分蛀牙是可接受的)
● 牙根發育中或發育完成均可
● 接受植牙之區域
● 沒有牙周病
● 沒有急性發炎或感染的情況

若牙齒已經拔除一段時間,齒槽骨已經復原的狀況下,必需在齒槽骨上鑽洞才能將移植牙種植進去。

病人的條件

年輕健康的患者恢復情況較佳,但我們曾做過的成功自體移植最大年齡為57歲。另外,患者的口腔清潔及回診配合度亦是影響成功的因素。

牙齒自體移植流程

消毒及局部麻醉。將無法保留的牙齒拔除,並將移植牙拔除備用。

移植牙可先做牙冠部分修整以適應受植區域前後牙的空間,發育完成的牙根部分也可修整並逆充填,以配合受植區齒槽骨的空間;若移植牙牙根未發育完全則不須修整。

受植區齒槽骨可以稍加修整以適應移植牙的大小。

將移植牙置入受植區並進行牙齦縫合,有時會使用矯正線固定移植牙,並於七至十天後拆除。若移植牙十分穩固,此固定步驟可省略。

術後一周拆除縫線並進行移植牙之根管治療,術後如圖F。移植牙牙根未發育完全則不須進行根管治療。

根管治療完成後仍需定期追蹤,移植牙因大小、咬合面不可能與原被拔除牙一模一樣,因此建議製作牙套以恢復其外觀及咬合功能。

牙齒自體移植的預後

牙齒自體移植若失敗,會發生以下幾種情形:

1.因牙根太短、或齒槽骨癒合不佳造成移植牙搖動程度過大甚至掉落

這可以靠術前的慎選病例來避免:事前評估牙齒條件和患者的健康狀況是極為重要的。

2.牙根吸收或沾黏

術中盡量縮短移植牙在口外的時間,並注意保留移植牙牙周韌帶(PDL)的活性;術後一周必須回診進行根管治療,藉由置放根管內用藥及徹底清潔減少術後牙根吸收的發生。

術前的評估、術中的謹慎加上術後患者的配合,可以使自體移植成功率高達九成。若條件符合,僅需單次手術及合理的花費就可恢復齒列的功能,自體移植為拔牙的患者提供了人工植體外的另一選擇。
本文作者:國泰綜合醫院牙科主治醫師 幸禹佳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