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認識失智症的精神行為症狀

因醫療與生活水準的進步,臺灣人民平均壽命不斷增加,自1993年起臺灣65歲以上老人人口已達總人口7.2%,正式邁入高齡社會,直至2006年,老人人口達總人口10.7%。因高齡人口增加,近幾年許多與年齡增加有關的退化性疾病,特別如失智症(舊稱:老年癡呆症),逐漸受到政府與國人注意。

失智症在醫學上乃指「心智發展成熟之成年人,逐漸出現記憶力與智能退化,其嚴重程度足以造成生活自我照顧功能或社會職業功能缺損」的臨床表現,因於老人較常見,因此舊稱為「老年失智症」或「老年癡呆症」。罹患失智症的患者,因記憶力與認知功能的缺損,早期表現可能為變得較安靜、較少參加活動、重複問題、找不到東西;中期開始會迷路、認不出家人、無法自理生活;到晚期的片段記憶、幾乎記不起任何事情、需他人完全照顧。

失智症患者在認知功能退步到一定程度時,便可能會出現失智症合併的精神行為症狀(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dementia),常見如:

1. 在找不到東西後以為東西被偷走,而疑神疑鬼、發脾氣、激躁不安。
2. 認不出家人而以為陌生人跑到家裡、配偶對自己不忠、有外遇,因此責罵家人、情緒低落。
3. 經驗到視幻覺、聽幻覺。
4. 出現飲食習慣改變、重複無目的、攻擊等怪異行為。
5. 出現日夜顛倒、夜間活動、漫遊等睡眠與行為障礙。

據國內外研究指出,失智症合併精神行為症狀是老人精神科住院的重要原因之一,此亦為失智症照顧上家人沉重的負擔。

面對失智症精神行為症狀,治療上需同時兼顧症狀緩解與治療時的安全性,特別是老人具有多身體疾病、多藥物、易跌倒等特殊性,因此「非藥物治療」常被考慮為第一線,其中包括:提供患者熟悉的生活環境與固定的生活作息、強化患者認知功能的訓練、指導家人面對患者精神行為症狀的因應策略、協助家人及照顧者自身的身心健康照護、與醫療與社會資源的轉介等,而「藥物治療」則為「非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時之選擇,膽鹼脢抑制劑 (cholinesterase inhibitor)、抗精神病藥物、抗憂鬱劑、抗焦慮劑等精神藥物皆需由醫師評估、處方、及定期追蹤療效與副作用,並依病情需要安排精神科的住院治療。
本文作者:陳抱寰醫師(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