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豐富奇夢子的生活~日間留院的醫療照護模式

「不能拿生病當藉口啊!都教了這麼多次了還不會,笨耶!」。會議室裡氣氛劍拔弩張,媽媽幾近狂叫的怒斥,阿成(化名)委屈卻又憤怒的沉默,在旁共同會談的醫療人員,選擇堅定地陪伴在旁,共同經歷這場家庭必經風暴。

圖片來源:by imagerymajestic from FreeDigitalPhotos.net

阿成是多年的精神病患。雖然才30來歲,卻受輕度智能不足和長期壓力大時增加的幻聽、妄想症狀所干擾。然而,阿成的父母對於疾病本質並不了解,加上篤定宗教信仰,因此從阿成發病迄今10多年來,始終認定問題出在他裝病、懶散,時常厲聲指責或要求阿成能多賺一點錢,甚至拿他和大學畢業的哥哥做比較,讓阿成自尊心很受打擊,也有些自暴自棄,連帶影響到對未來的信心和希望,並開始對人群焦慮,經常退縮家中,甚至整日待在房間沉迷電玩。

這樣的墮落表現,正好又回頭坐實了父母親心目中一種想法:「你看,明明自己不去上班,躲在家裡打電動,還說什麼生病?!」。面對父母親的期待和壓力,阿成與病奮戰的心情又更顯孤單。

為了打破這無止境的惡性循環,門診醫師轉介阿成到日間留院病房。團隊在仔細評估後,決定把家人力量挪為助力,也拉進來一起協助阿成。

「到底要教幾次他才會懂?哪有人講這麼多次還學不會的!」,面對媽媽“為人母的強勢”,醫療團隊展開“穩定且多次”的溝通:「媽媽,可以感覺到妳真的很氣,但妳之所以這麼氣,可能是因為心裡蠻挫折,為什麼教了這麼久,阿成還學不會怎麼照顧自己?那媽媽有一天年紀大了,也會老、也會離開,到時候放阿成自己一個人怎麼辦?所以媽媽氣,是因為真的很心急這個寶貝能快學會獨立…」。母親邊靜靜聽著,邊慢慢流下淚來,在旁的阿成聽著,也緩緩伸出手,輕拍媽媽,這也是阿成頭一次,看到母親在自己面前流淚…。

很快的,阿成循序融入日間留院的團體生活,規律服藥的穩定度增加,並透過復健課程和工作訓練,重新建立起規律作息,面對疾病和自己的未來,也漸漸展現出信心和成就感。最重要的是,透過團隊與“溝通的關鍵對象”媽媽合作,媽媽也從經常指責的態度,轉化為更多柔性鼓勵,讓阿成有更被接納與支持。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臨床心理科臨床心理師林書正表示,上述阿成的例子,其實是許多慢性化精神病友的縮影。生病急性期的混亂、病後的功能退化,以及家人親友的疏遠、不諒解,常常導致精神病友越加失落自卑,更難重返社區生活。

因此,台灣各醫院創立的日間留院,便成為精神復健重要一環。林書正解釋,所謂日間留院,是患者在急性病房出院後,當疾病穩定,且本身有復健動機、具獨立交通往返能力、且家屬可提供共同照護病患的能力者,便可在通過轉介評估,在白天來院參加活動,晚上及假日則回歸家庭、社區生活。

這樣的醫療照護模式,以松德院區為例,至少有四項特色:

(1) 多專業人員的投入:兼具生理、社會和臨床心理的照護,例如醫師、藥師提供症狀監控、疾病與用藥衛教。護理師協助生理監控、並教導自我照顧技巧。社工師協助相關福利申請、資源連結。臨床心理師開設腦功能認知復健課程,以及情緒調適、人際互動等團體。職能治療師開設手眼協調課程,並規劃個案職能訓練、推動外出就業,以其回歸社區。

(2) 團體取向的治療活動:因精神專科多樣化的背景,因此可提供不同課程,並依個案高低功能安排選課,或提供不同的工作助理訓練(例如:美食便當、打字班、環保尖兵、有何不可咖啡屋等),這些都增加個案自由選擇的自主性,培養起責任心及成就感。

(3) 臨床個案管理制度/長期陪伴:由於許多個案發病後的人際關係結構改變,生活重心也轉移,來日間留院讓生活恢復平衡,與這裡的病友、個管老師們,自然建立起熟悉和信任關係,也正因為這樣長期陪伴關係,讓他們有了安全歸屬感,和準備重回社區的勇氣。

(4) 積極推動去機構化/落實社區醫療的角色:對於病友、家屬和醫療團隊三方均重視的,便是“復健成效”。藉由滿意度問卷調查、生活品質量表和出席率變化,作為評估指標,然後積極推動高功能的個案外出就業輔導,以利未來回歸社區,落實社區醫療精神。

林書正說,日間留院的照護模式,提供他們一個穩定的生活結構,並願意耐心傾聽病人、家屬各式各樣的焦慮,畢竟,醫療工作,被關心的不應該只是“疾病”或“症狀”,更重要的是生病的那位“病人”,還有“病人的家屬”。醫療團隊也始終相信,病人家屬的焦慮,主要來自於“對未來的不確定”和“對疾病的不瞭解”,而單純的接納正是降低這些焦慮的最大力量!

因此,透過個案管理制度,可隨時與家屬連繫,嘗試理解病人、家屬的困難,並與家人的力量結盟,在長期陪伴下,逐漸豐富奇夢子的生活,讓長期慢性化的患者,能逐漸回歸社區,走出迷惘。
本文作者: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臨床心理科 林書正臨床心理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