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騎摩扥車小心速度以免犁田擦傷

近年來小摺大行其道,但台灣缺乏腳踏車專用道,因此常有人車擠道或與汽機車共用道路的危險情況,再加上台灣騎機車的人口不少,據交通部之統計,九十一年因車禍發生傷亡之人數,高達十一萬餘人,其中三分之一與機車相關,因此最近在整形外科門診常見腳踏車及機車滑壘擦傷。

「下巴、鼻子和顴骨是騎車摔跤,臉部最容易受傷的地方。」這三處是臉部突出的部位,也是安全帽保護不到的地方,因此特別容易因擦傷而導致顏面骨折。

傷口的嚴重程度與騎車撞擊的速度、方向與位置相關。身上留下車禍的烙印是每位受傷者的痛,運用整形外科的技巧,先將砂石從傷口中清除,修剪壞死組織,或視情況使用縫線修補撕脫傷等,在處理傷口時儘量預防疤痕,希望疤痕不明顯。一旦受了傷,就很難沒有疤痕,有些時候在受傷的當時、受傷的機制,就已決定傷口的嚴重程度。若是大面積擦傷,現在有許多特別的敷料可以使用,除了提供真皮層保護,減少疼痛,更可促進傷口癒合。擦傷更嚴重的病人,有時連軟組織也會有嚴重的缺損甚至感染。

因此建議能在受傷後至醫院求診,讓醫師評估傷口深淺嚴重度,依照傷口不同的情況有不同的換藥方式。最怕病患尋求坊間來路不明的藥物、草藥、偏方或是未經過衛生署核可的醫材及藥物,甚至五顏六色含汞的藥水,因為這些根深蒂固的觀念不見得符合傷口照護的無菌原則。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騎車在路上,一定要眼觀四面,耳聽八方。除了自己不要違規,危險騎駛或酒駕外,也要注意到別被人撞到,才能減少皮肉受苦。萬一不幸車禍,也應配合醫囑治療,謀求最佳療效。「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只要曾經受過傷或接受過手術,就一定會留下疤痕。重點是如何讓疤痕看起來不明顯。其實疤痕是否明顯和很多因素有關:受傷的嚴重程度(受傷深淺、傷口邊緣是否規則、是否有組織缺損)、受傷部位、縫合技巧、傷口是否感染、個人體質,及術後和拆線後傷口的照顧。

對於病人而言,唯一自己能夠控制的,就是盡心盡力的依照醫師的指示,好好的做好傷口癒合後、術後或拆線後的照顧–防曬、膠布也是預防產生明顯疤痕重要的時刻。如此持續三至六個月,待疤痕成熟後,再追蹤評估疤痕的情形,決定是否需要處理以及處理的方法。如果真的產生明顯的疤痕,處理的方法可以有:打消疤針(類固醇)、雷射、磨皮、修疤手術等。依著不同的疤痕、病人的期望需求和病人的經濟狀況而選擇不同的去疤方法,對於會癢、有壓痛感的蟹足腫或肥厚性疤痕,可以每個月施打消疤針。

對於變寬或萎縮的疤痕,也可做修疤手術,再接受雷射磨皮;若是色素沉澱,或細石沉積的藍黑色疤痕,則可以接受雷射去除色素;如果是凹凸不平的疤痕,則可以藉著機械磨皮或雷射磨皮來改善。其實疤痕不只是外觀難看的問題,有的疤痕會癢、會有壓痛的感覺,會常常出現破洞潰瘍,甚至在關節處的疤痕會造成關節攣縮、行動受限。門診曾遇到小朋友因疤痕牽扯攣縮,造成手指關節和手肘關節生長受阻的例子。所以有任何疤痕問題時,應找專業的整形外科醫師諮詢,尋求適當的治療之道。
本文作者:亞東紀念醫院整形美容外科 周林興主任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