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中醫觀點談足底筋膜炎治療

常有病人因為足跟、足底強烈刺痛求診,最典型的主訴就是「早上一下床踏地,腳底就痛得受不了」,在步行三、四十分鐘後,刺痛感才漸漸緩和。但行走或站立一段時間後,痛覺又再度產生。這是足底筋膜炎發生後最常見的現象,同時也是鑑別診斷的指標。

足底筋膜炎會發生的原因通常是退化,若體重過重、使用不當,如愛踩踏公園健康步道、爬坡、慢跑、穿著違反人體力學的鞋子……等都會導致已經退化的韌帶、肌腱不斷耗損、鬆弛,最後就只剩足底筋膜來支撐身體重量。臨床觀察足底筋膜炎病患,常見足弓塌陷、變形,主要是因為脛後肌腱失去支撐功能,形成內轉足(或稱內旋足),結構塌陷造成足底筋膜的進一步牽引與拉扯。

足底筋膜炎發生的原因是足底筋膜插入端點(即著骨點)附近長期退化導致病變,而非過度發炎所引起。因此,任何可能導致足底筋膜不正常拉力之因素,皆可能導致筋膜對附著端之骨骼及其相連之組織產生牽拉及傷害。如:扁平足、空凹足、足跟肌腱過短等,或穿著過高高跟鞋、夾腳拖等,皆可能改變正常步態的生物力學而導致增加足底筋膜之張力,而產生足底刺痛。

由中醫的觀點,足底筋膜炎除因外力或不良姿勢所引起,仍需注意「肝腎不足」的問題,從經絡的觀點來看,由於足底以腎經為主要經過的經絡,因此若腎氣虛衰,也會使足跟作痛。足底筋膜炎的患者普遍也容易有腰酸背痛、肩頸痠痛等情況,這些問題同時也與氣血循環的障礙有密切的關聯。中醫認為「肝主筋、腎主骨」,年高體衰及肝腎虛損造成筋骨退化、氣血虛衰,導致運動功能下降,因此足底筋膜炎與「腎氣不足、肝腎虧損」有關,筋骨失去濡養則易作拘攣緊繃,導致足底筋膜張力增加,易作疼痛。因此除了充份休息之外,也可使用針灸或藥物治療獲得改善。

穴位則可選用腎經足底之「湧泉」穴及跟腱之「太谿」穴,配合「飛揚」、「崑崙」、「合陽」、「復溜」來緩解小腿後側的肌群張力,或是選用疼痛處局部穴位「大鍾」、「太白」、「公孫」、「京骨」等舒經通絡,均可有效緩解疼痛症狀。

足底筋膜炎這類足底疼痛的疾病在中醫屬於骨痺範圍,若屬於風寒濕痺型可用獨活寄生湯、三痹湯等,濕熱型則適用龍膽瀉肝湯、當歸拈痛湯等。若屬血瘀型,可用舒經活血湯、身痛逐瘀湯等;血虛型則適用四物湯、黃耆五物湯;肝腎虛型則可用六味地黃丸等。其餘方藥使用常以補腎養肝為首選,配合症狀加入一些活血舒筋的中藥,如當歸、紅花、赤芍、川七、伸筋草等。疼痛嚴重者可加上乳香、沒藥、元胡等行氣止痛,多數可使病情獲得良好控制。 

日常預防方面,需注意控制本身體重、避免久站或長時間行走,提供適度足弓支撐,避免穿著違反人體力學的鞋子,都可有效預防足底筋膜炎發生,並改善此類症狀。


作者小檔案 
學歷:中國醫藥大學中醫所博士候選人�中國醫藥大學學士後中醫系畢�中國文化大學生物科技所碩士�中國文化大學食品營養學系 
經歷:中醫皮膚專科醫師�中華中醫學會第三屆理事�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約用住院醫師�萬華長青學苑講師�慈濟大學台北推廣教育中心講師�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中西整合醫療科住院醫師�中興大學中醫社指導老師 
專長:失眠、眩暈、咳嗽 �發育遲緩、體質調理�乾癬、濕疹、青春痘�皮膚過敏、過敏性鼻炎、蕁麻疹�月經不調、痛經、經前症候群,更年期障礙、頻尿、白帶�胃食道逆流、消化性潰瘍、便秘、腹瀉、消化不良�中風後遺症、顏面神經麻痺、肌痛及肌炎、運動傷害 
本文作者: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傳統醫學科 高嘉鴻醫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