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高階影像健檢 體內緝凶高手

最早把高階影像儀器用來做健康檢查的是日本山中湖醫院,該院在十多年前以正子造影(PET)進行癌症篩檢,這是很有意義的作法,確實找出不少早期癌症。

15年前,台北榮總在院內成立了「榮科健檢中心」,使用磁振造影(MRI)為民眾做健康檢查。由於MRI無輻射性,且可取得身體多數部位的清晰影像,故被視為健檢利器。當時在北美放射醫學會發表時,造成轟動,但國外學者的看法呈兩極化,一派贊成,另一派則認為把珍貴的醫療儀器用於健康檢查,卻不用在真正的病人身上,是違反醫學倫理的。

大約在8年前,電腦斷層攝影(CT)進步到64切,突破心臟跳動的限制,可以取代心導管,做心臟冠狀動脈的血管攝影,因此亞洲國家很快就將其應用於心臟血管的健康檢查。迄今,使用PET、MRI、CT等高階影像健檢,在日本、韓國、台灣、香港、新加坡等亞洲國家較為風行,中國一線城市的醫院最近也紛紛投入這個領域,但在歐美先進國家,高階影像儀器主要仍是醫療用途。

從國人十大死因看高階影像健檢的價值
按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2012年的統計,國人的十大死因前3名為癌症、心臟疾病及腦中風,這3種疾病都可以藉由上述高階影像儀器來一窺究竟,無論早期癌症或是具有促成心臟疾病、腦中風的危險因子,只要及時發現並予以治療,或許就能逃過一劫。

● 癌症:
PET可用於癌症篩檢,但PET檢查費用昂貴,而且並非每一種癌症都可篩檢出來,因此仍須以MRI來輔助。早期肺癌篩檢則靠CT。
● 心臟疾病:
心血管的檢查,以64切以上CT做CT-冠狀動脈攝影為最佳。
● 腦中風:
以MRI做腦部檢查及以MR-血管攝影(MRA)檢視顱內主要血管及頸動脈,確實可以偵測到腦中風發生的警訊,採取防治對策。

高階影像健檢所用儀器及功能
● 電腦斷層(CT):
用於健康檢查的CT,至少要64切。目前臨床上已有128切、256切乃至640切(320切)等更高規格的CT。CT用於健檢主要用途有二:

1.心臟冠狀動脈攝影可偵測冠狀動脈有無鈣化及狹窄,以評估是否需要做血管擴張術及置入支架(stent)。為了減少輻射線劑量及提升影像品質,心跳較快的人仍以服用能降低心跳速率的藥物為佳。

2.肺癌篩檢
肺癌早期或晚期發現,治療預後相差很大。尤其是肺腺癌,經常在腫瘤還很小,患者尚無自覺症狀時,就轉移到身體其他部位,因此肺癌早期篩檢很有意義,篩檢儀器則以CT為最佳。這類檢查的輻射線劑量通常相當低,所需時間也短。雖然CT也可以做其他部位的檢查,但因具有輻射線,所以並不建議其他部位以CT來健檢。

● 磁振造影(MRI):
MRI沒有輻射,對人體幾乎全無傷害性,而且影像清晰,除了肺部及腸胃之外,全身都可使用MRI來檢查。MRI亦可做全身各處的血管攝影(MRA),已成為高階影像健檢的主力儀器。目前MRI的健康檢查組套包含腦及腦血管、耳鼻喉及頸部、頸椎、胸椎、脊椎、腹部、骨盆腔,民眾也可指定加做任何一個關節,如膝、肘、肩或髖關節等。

● 正子造影(PET)、PET-CT:
PET是偵測癌症最敏感的儀器,然而PET的影像解剖度很差,只能看到可能是惡性腫瘤或是淋巴結,但無法定位詳細的解剖位置,因此現在都逐漸改用最先進的PET-CT,也就是PET與CT整合在一起,利用CT優異的解剖影像,定位惡性腫瘤的部位。必須提醒大家的是,PET及CT都有輻射線傷害的問題,不宜多做。

● 其他儀器:
超音波、乳房攝影、骨密度檢查等較不貴重的儀器,也是健檢中心的配備。另外,並非所有癌症都要依賴PET、MRI或CT來篩檢,像是檢查有無胃癌、大腸癌時,胃鏡及大腸鏡等內視鏡,就優於這些貴重儀器,而且可以即時做切片做病理化驗。現在的內視鏡檢查可搭配輕微麻醉,亦即無痛式內視鏡檢查,以免除民眾對疼痛的恐懼。

本院高階健檢的環境與服務
本院健檢中心位於五權院區急重症大樓後棟,有獨立、寬敞、舒適、優雅的空間。以上貴重儀器除了用於健檢,因健檢中心與病房相連的一側有通道,故可在健檢結束後的下午及晚上,為住院病人進行檢查,使醫療資源發揮最大的效益。在貴重精密的儀器及舒適寬敞的空間之外,還有一群專業的醫師、放射技術師、護理師,共同組成堅強的陣容,提供民眾優質的健檢服務,這就是本院的特色。
本文作者: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放射線部顧問醫師.中國醫藥大學健康照護學院院長 沈戊忠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