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血便常見的原因

一般消化道出血情形,是以十二指腸之Treitz韌帶為一個分界點,韌帶上的稱之為上消化道出血,發生的出血部位可能為口腔、鼻咽喉、食道、胃、十二指腸這些部位,血便顏色黑或會有吐血情形;而在韌帶以下則稱之為下消化道出血,血便顏色一般為暗紅或鮮紅。

因此引起血便常見的原因可以分為四大類:

一.下消化道出血

1.結腸
可能為結腸的良性腫瘤(息肉或脂肪瘤)、惡性腫瘤、細菌(如阿米巴或痢疾)等感染,潰瘍等情形造成之血便。

2.直腸
可能為直腸的良性(息肉或脂肪瘤)或惡性腫瘤、直腸發炎、直腸內有異物阻塞或甘油球灌腸創傷等形成血便。
3.肛門
可能為肛門的良性或惡性腫瘤,或者是一般常見的痔瘡,其中痔瘡出血所造成的血便在臨床常較為常見。

二.上消化道出血

1.十二指腸
可能為十二指腸潰瘍或十二指腸癌等。這類消化性的潰瘍在血便的形成原因中算是極常見的,不當的飲食習慣、飲酒過量、藥物不當使用,都有可能造成潰瘍,最後形成血便的情形。

2.肝、膽及胰臟
可能為膽道癌、膽管炎、肝炎、胰臟炎、膽結石等疾病,因為這些肝膽胰臟的異常疾病,可能會引起續發性的潰瘍情形,最後也會形成血便。

3.小腸
可能為小腸的良性或惡性腫瘍,或者是小腸憩室發炎等疾病。

三.藥物相關引起
某些藥物的使用,會造成消化道的潰瘍,形成上消化道的出血,或者是下消化道的血便,這些藥物如阿斯匹靈、水楊酸長期製劑、抗凝血藥物、類固醇等。

四.其他
其他疾病或異常病變所造成,如白血病,血小板減少症、膠原病、敗血症、尿毒症、褐色細胞瘤等,都有可能因為這些病症而引起消化道粘膜病變,最後形成血便的狀況。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