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淺談小兒癲癇:「癲癇」真的可以治癒嗎?!/

「我的小孩得了癲癇!」做了一連串的檢查,包括醫師的神經學檢查、抽血、腦波、核磁共振等,得到的竟是這樣的一個答案!宛如晴天霹靂一般,讓周太太的心裏覺得好痛好痛,噙著滿眶的淚水,無法相信這是事實。


打從一年前起,周太太五歲的女兒,有時常無緣無故的失去知覺,緊接著手腳不停的抽動,臉色變白,叫也叫不醒,當時把家裏的人都嚇壞了;過了幾分鐘,總算停止抽動,慢慢地恢復了知覺。剛開始帶著她求神問卜,以為是觸犯了神明,隨之仍然有發作的情形,周太太開始感覺到事情的嚴重性,開始帶來醫院求診,雖然有了診斷,但周太太一臉的茫然與無助,真不知該如何是好。到底這是一個怎樣的病?會不會痊癒?


簡單地說,癲癇是由於大腦不正常的神經之放電所產生的,它呈陣發性的發作,包括反應的改變,多半是運動的改變,如突然改變姿勢、雙手僵直或向內向外抽搐、或失去張力而跌倒、或呈全身無力:有的伴有感覺的異常,如局部麻麻的感覺,或自主神經系統的改變(如心跳加快,臉色潮紅、出汗、甚至嘔吐)。


根據其發作的情形,大略可分為大發作、小發作及複雜型發作;在小兒有時會有一些特殊型態的抽搐,如新生兒抽搐、點頭痙攣等等。每一種型態的抽搐,他們的治療,原因和預後都不一樣。一般而言,要有發作二次或二次以上而且和外一因素如發燒等無關,我們才稱其為癲癇;如果只是一次發作或指當次發作,我們可稱其為抽搐或痙攣。


根據古書的記載,古人描述這樣的發作有一些不雅的名詞,如「羊癲瘋」、「豬母癲」、「羊角風」、「羊暈」等,造成大眾的誤解,以為得了不治之症,事實和所謂的精神疾患是完全不同的。


癲癇的發生率在20歲以下的小孩而言,約一百人就一人的機會得到。大部分的患者找不到遺傳的家族史,有一些特別型態的癲癇,如小發作良性中心性發作,及一部分陣攣性發作被認為和基因有關。而癲癇患者下一代得到的機率確實比一般人高(百分之十一比百分之一點六),而在十歲前得到癲癇者也比十歲以後得到者較容易和遺傳的因素有關。


絕大多數的病人沒有明顯原因,腦部經由斷層或影像的檢查也找不到病因。但少數的病人是可以找到原因的,如先天的腦迴排列畸形、頭部受傷、生產傷害、缺氧過後、腦炎或腦膜炎後,一些大腦的退化性疾性,腦瘤、血管疾病、紅斑性狼瘡、代謝異常、基因異常及全身性疾病都可能引起抽搐,此類病人除了治療其反覆發作的抽搐外,應針對其病因做進一步治療。而不幸地此類有原因型的癲癇大部分對治療的反應會比較差,預後也比較差。


癲癇主要的診斷還是根據臨床表現臨床症狀及腦波兩者配合,可進一步診斷為大發作、小發作、局部型及混合型,或是特殊型態的癲癇,例如全般性發作(大發作)的腦波多為同時性每一個電極都記錄的到之全般性放電,而部份發作則為局限一個部位的電極放電,需注意的是癲癇的診斷是根據臨床表現,而不能只單純以腦波為依據。事實上,有百分之五的正常孩童有腦波異常卻從來沒有癲癇的病史。而有癲癇病史的孩童卻有百分之十到二十其腦波是正常的。


癲癇用藥選擇是根據病人發作的診斷和藥物特性及副作用、價格作考量,一般而言先選擇第一線藥物,如果無法有效控制才選擇二線藥,現在很多新藥上市作用機轉也趨於廣泛,提供了病人更多的選擇機會。


另外,還有荷爾蒙治療,飲食治療,迷走神經刺激術,及深部大腦刺激術等治療方式,而癲癇的致病機轉在病理、生理及生化上都有蓬勃的進展。


如果一旦家人或朋友的孩子有發作,抽搐的情形發生,最主要的步驟就是先冷靜下來,把病人放在安全的位置,如平坦的床上或地上,以防止病人因抽搐又造成二度的頭部外傷,並且拿去身上的束縛物如眼鏡或緊身的衣物,不要嘗試用力制止抽搐,如果有口水流出,可將他的頭部移至一側,使口水順流而出,避免因嗆到而引起,不要用筷子或其他東西強行塞入口中,甚至把門牙板斷,如此會增加吸入危險性。須知他的發作應會自然停止,一般持續約二分到五分鐘,如果仍不停止抽搐,應急速送至急診處。


一旦診斷為癲癇,一般而言都必須長期服藥,一般而言,用藥後完全不再發作二至三年,再參考腦波的檢查,可考慮逐漸停藥。藥物治療的結果,有一半以上的病人可以完全不再發作;但約有二十至二十五百分比的病人,有的會再復發,此時就須再度接受治療。如果不吃藥或隨便停藥,抽搐易反復發作,有時甚至會造成癲癇重積狀態,甚至會危及生命。一般停藥需接受醫師指示,慢慢停藥,不可驟然停藥。


有很少數的病人,對藥物反應很差,是居於難治療的一型。在用過數種藥物或合併使用多種藥物,且藥物濃度皆在範圍內,而仍無法完全控制時,可考慮癲癇的手術,在手術前須經過詳細的術前評估,如長時期的腦波監視檢查,確定為手術適應者才安排接受手術。


總之,癲癇非旦不是絕症,且之可治之症,只要患者耐心的接受檢查治療,和醫師能充分配合,並多方面接受正確的知識,對自己孩子的疾病有充分的認識,終可戰勝疾病,克服疾病。

本文作者:蔡明蘭醫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