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接種H1N1疫苗,比美國牛肉還重要

這陣子,跟國人健康最直接相關的重要議題,除了新流感疫情之外,就屬美國牛肉事件了。

台灣與美國皆屬狂牛症風險已受管控國家
20年前,英國發現第一例狂牛病病例,當時因不清楚病因,引起全世界的關注。經過研究確認,狂牛病的病原不是細菌,不是病毒,而是一種叫普立昂的變異蛋白。因為早期,養牛業者將動物的廢棄部位乾燥磨粉作為飼料(簡稱肉骨粉),才會造成疾病的傳播。

其實,狂牛病不會空氣傳播,不會接觸傳播,只要將飼料管控得好,就是最好也最有效的狂牛病防範措施。

美國與台灣在防範狂牛病的措施上非常的努力,因此經過世界動物衛生組織肯定而認定為風險已控制的國家,且近3年來也沒有發生過狂牛病。

根據OIE的聲明,美國的牛肉與牛的產品,30月齡以下牛隻,除了扁桃腺與迴腸末端之外,其他都是安全的。

自1997年開始,美國依照世界動物衛生組織的規定養牛,也因次被認為是新庫賈氏症受到管控的國家。2008年開始,經過很長時間的談判,美方希望我們開放帶骨的牛肉、內臟、絞肉等牛產品,前後談判了一年多,直到最近達成協議。

拒絕牛腦、脊髓、頭骨、眼進口
談判的時候美方當然希望全面開放,我們堅持不行。過去這段時間我忙著處理H1N1,所以授權給蕭副署長與農委會、經濟部、外交部等跨部會共同與美方商談。

談判不可能完全照著自己或對方的意思,所以不可能百分之百如我們的意,在這種情況下說我們喪權辱國,我無法接受。最後達成以下協議:只開放30月齡以下的牛小排、丁骨牛排、絞肉、加工肉品,但須去除如扁桃腺與迴腸末端等部位,至於牛腦、牛眼、脊髓與頭骨等部位,雖然不在世界動物組織規定的危險部位,但雙方有共識,美方不會出口到台灣。只要有人下訂單購買,國際貿易局的系統就會查知,我們也會啟動行政措施,讓這些產品無從進口。另外,也爭取到美國牛肉工廠必須執行品質評估系統制度,我們也有權利赴美查廠。

衛生署會繼續控管的是,對原本就可以進口的牛肉,我們要求充份標示,包括中文標示來源、產地等,這在法律上我們可以強制,此外,我們希望餐飲業者也能配合標示。

民眾有選擇的權利
國人除了對內臟疑慮外,絞肉也是部分團體無法接受的。如果從風險評估來看,吃牛肉得到新庫賈氏症的風險約幾十億到千億分之一,而美國至今沒有任何一個本土新庫賈氏症病例(發生的二例來自歐洲),那到底我們是否要完全零風險?如果要達到零風險,代價非常高;其次,民眾有知的權利以及買不買的權利,除了美國牛肉,還有紐澳其他國家的牛肉可以選擇,任何東西都不可能零風險,抽菸、吃檳榔得到癌症的風險更高。

絞肉、內臟技術層面上我們都可以嚴格把關,目前也有些立法委員打算提案修改食品衛生管理法,在第十一條中增訂,曾被宣布為狂牛病疫區牛隻,頭骨、脊髓、內臟與絞肉等部份,禁止輸入。

顯然,美國牛肉已經不只是健康的問題,也是政治的問題,就像之前提到是否開徵檳榔捐,許多人群起攻之,要不要吃檳榔也是自己的選擇,牛肉也如此,更何況還有其他選擇。如果談政治,那台灣的籌碼究竟是什麼,台灣不像韓國,韓國跟美國有自由貿易協定,他們彼此是邦交國、派駐軍等等,這些遠超乎衛生署可管,也不是衛生署要管的,衛生署只管健康。

新流感疫情仍不可輕忽
話說回來,這次美國牛肉事件引起民眾高度關切,一方面,我很高興,這表示國人對健康的要求非常高,只要有任何風險我們就希望排除,但另一方面,從風險評估來看,吃美國牛肉得到新庫賈氏症的機率,內臟部份風險僅僅百億分之一點五,絞肉部分的風險也只有百億分之五點七,如果跟抽菸、吃檳榔而得到口腔癌的風險相比,後者的風險大的多了。

所以我鄭重呼籲國人不要抽菸、吃檳榔,交通與生活上要注意安全,每年國人意外死亡約7100多人,目前天氣漸漸轉涼、即將入冬,新流感疫情也可能再往上飆,11月開始馬上要施打新流感疫苗了,研究證實,國光與諾華的疫苗都非常安全有效,我希望國人能踴躍接受預防接種,這絕對比吃牛肉的議題更重要。
本文作者:行政院衛生署 楊志良署長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醫學名詞 :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