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許一個美麗工作的未來 — 談職場心理衛生!

「我的工作壓力好大,晚上都睡不著,腦海中一直轉著明天老闆要我交的工作,有時我就會藉助於酒精,讓自己能睡著﹗」,「每天我都把工作帶回家裏,因為實在做不完,弄得先生小孩都抱怨我沒時間陪他們,也沒時間運動,可是能怎麼樣呢?(無奈)」,「最近我的胸口很悶,但檢查說沒有問題,尤其一進辦公室,更有莫名的緊張,我想我真的不適合這個工作,我也在想我是不是比別人差勁」。

以上摘錄一些求助於心理師的諮詢片斷,從中我們可以窺知工作的狀況有時會帶給人們負面的影響,一項研究顯示這些負面的影響包括,無法規律運動、體重增加、生病、對婚姻(家庭)關係的破壞、形成長期慢性的健康問題、抽煙或酗酒、不能感受(發現)愛‥等。

而工作壓力大,在個人身上,易觀察到情緒的失衡(憂鬱、焦慮、易恕)、身體的疼痛、工作效能降低、不想上班、想離職‥等等。以上所有列舉出來的負面影響,都是職場心理衛生(或稱職場心理健康)的領域,涉及了「職場健康心理學」(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 簡稱OHP)。

以前,對於在職場中工作的人之關注,都把焦點放在「職業傷害」及「職業病」兩方面,認為只要所執行的工作不會造成職業傷害或職業病,就可算是職場中的健康人,但近年來觀點已逐漸改變,比如世界衛生組織(WHO)曾提出「職場健康」是一種處於完整的身體、心理、社會(人際)的良好狀態,而非僅是沒有疾病。

「職場健康心理學」就是一種運用心理學的知識去保護及促進工作者的安全、健康及幸福感並改善工作生活的品質。已經有不少研究指出,工作與個人、家庭之間不見的是對立的,換言之,在工作上經驗到滿足感的人,也往往在個人的自我價值、家庭經驗上取得正向的效益。

這也就是說我們可以也應該創造出一種職場,這個職場不僅能讓工作者表現出最好的工作品質,使僱用單位(公司、工廠)獲得最佳利益,也讓工作者獲得工作的滿足、個人的價值,甚至幸福的人生。這樣的職場稱為「健康的職場」。

健康的職場有賴於勞資雙方共同建構創造。比如怎麼讓一位新進員工能適才適所?什麼樣的工作環境、制度、設計最能激發工作效能?有什麼樣的支持及資源在遇到工作困境時,最能協助員工解決問題?員工要學習培養什麼樣的壓力管理能力、改變哪些行為型態、如何面對人際困境‥等。

這些都是健康的職場所關切的因素,同樣也是職場心理健康所關注的,不少訓練有素的心理學家,進入職場幫助人們解決以上的問題,以達成健康的職場。就個人面來看,「工作壓力」最常被人提及,也是個人感受到工作負面影響最常使用的語言。

在心理學來說,「壓力」是人們日常生活的成長中所不可或缺的部份,但過度的壓力也是許多身心疾病的來源之一。換言之,適度的壓力可以激發人們的潛能,克服生活上的挑戰,達到最好的表現,但過度而長期的壓力,則會使人生病。

一項有名的動物研究指出,不論是什麼樣的壓力,只要是長期而過載的壓力,就會使動物經歷警覺、抗拒及衰竭三個階段,最後導致死亡。在人們身上,俗稱「過勞死」,即多是長期壓力的結果,雖然常以腦病或心臟病突發猝死。也因此壓力的評估,成為職場心理健康的重要工作。

本院臨床心理科為因應職場心理衛生的需求,以心理科為主,搭配其他專業人員,形成本院「職場心理衛生團隊」,主要即是協助公民營機構的員工能建立一個職場心理健康的機制,以達成健康的職場為終極目標。為達此目標,我們會先關注在以下幾項主題:

1.發展有效的工作壓力評量程序,以評估是否有過勞情況,包括評估是否有「A型人格型態」(易與壓力導致心臟血管疾病)。
2.發展有效職場心理健康的整體評量。
3.發展適合於工作環境中的放鬆訓練,以和緩焦慮感受。
4.發展個人辨識自己是否遭受過度壓力的情況與處理。
5.發展有效的職場健康諮詢模式。
6.建置職場心理健康的程序與架構,包含增進健康、早期偵測、及正確治療介入。
7.發展職場心理健康計劃的成效評量。

我們觀察到多少的歲月青春花在工作中,工作已是一個人生活的重要部份,是重要的生命時間,其實和個人、家庭、人際等密不可分。一個健康的職場,許您一個美麗工作的未來,就是職場心理衛生所要給您的。


新聞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八里療養院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