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試看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那件與吃喝無關?

文�北京西苑中西醫醫院實習中醫醫師 陳琪菘

分析中西醫營養異同點

概論:營養,是指機體攝取、消化、吸收和利用食物或養料,以維持正常生命活動的過程。早在兩千年前,中國醫家就認識到飲食對人體的作用。認為飲食是人必所不可或缺的營養物質。例如,《素問.平人氣象論》所言:“人以水穀為本,故人絕水谷則死”。

中國人是最注重飲食、講究吃喝的民族,試看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那件與吃喝無關?女人在懷孕時要進補,叫做一人吃,兩人補,坐月子的時候更要進補;一般人病癒後要進補,冬至要進補;每個月要打打牙祭,所有的婚喪喜慶都要吃吃喝喝,所有的節日必有不同的應時食品,生為中國人,假如沒有一副好腸胃,簡直無法過完這一生!

現在的人,大都知道健康的重要性。然而,則還有那麼一些人,當一聽到什麼食物營養好,且認為吃什麼補什麼,便狼吞虎嚥,以為吃得越多越好,殊不知,這樣做出發點是健身強體,其結果對於健康一點好處也沒有,反而有害。就因為攝入超過了需要。正如我國有句老話所言:「過猶不及」,其意思是說,過剩等於缺乏。這種現象,隨處可見。用「過猶不及」來描述營養與健康的關係,是十分確切的。任何一種營養素,少了不行,多了也不行,正所謂飲食是把雙刃劍,它具有防護性作用,又具有病因性作用,缺少了就會得缺乏症。

合理的營養是健康之本,講究飲食營養,並非是多吃雞鴨魚肉,亦不只是吃素食。正確的做法是葷素搭配、平衡飲食。一則避免因飲食營養過量而導致的“文明病”;二則避免因營養不良而導致機體抵抗力下降而感染疾病。

中醫營養學概說:

我們知道,中醫的營養觀基本上不離:(1)天人相應的整體營養觀,(2)調理陰陽的營養觀,(3)藥食同源的營養觀,(4)全面膳食與審因用膳相結合的營養觀。中醫營養學是在中醫理論指導下,應用食物來保健強身,預防和治療疾病,或促進機體康復及延緩衰老的一門學科。

中醫營養學的發展,歷史悠久。相傳商代的開國之君湯王用伊尹為相,伊尹原是一個廚役奴隸,名叫有辛氏,烹調技術特別高明,形成一套理論。他將烹調中的五味調和,推衍成為一套政治哲學和治國方略,按這套理論,飲食可得人間之至味,治國可國富,國泰平安,為湯王所賞識,命他為宰相。他烹調所用的原料如生薑、肉桂、甘草、大棗等既可調味又可藥用。其所烹調的食物兼有治病的作用,創造了治病的湯液。

在西漢時期,我國最早的一本醫書《皇帝內經》已論述了環境飲食與人體統一,合理配膳,膳食平衡,飲食有節,飲食與五臟的關係,精神與疾病關係等保健觀點。由以上可知,中醫營養學堅持從整體上把握人的生命機制,認為人和自然是一個「天人合一」的有機整體,注重膳食的性味平衡。

中醫營養學的內容,從歷代有關文獻記載和臨床實際情況分析,基本包括四個方面:飲食養生、飲食治療、飲食節制和飲食宜忌。四者密切相關,不可分離和孤立。

西方營養學概論:

古希臘醫學乃至一脈相承的西方醫學,以人體解剖學為基礎構建其理論框架,注重對物質世界的還原。

18世紀,科學家開始用化學手段來解釋周遭紛繁的世界,當第一種營養素能用複雜的化學分子式進行描述的時候,現代營養學誕生了。現代營養學就像現代醫學一樣立足於還原論,現代醫學把人變成器官、器官變成組織、組織變成細胞,細胞變成生物大分子。現代營養學主要集中在分析食物的營養成分、各種營養素等等,並在它發展過程中解決許多營養缺乏病,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食物中的養分,科學上稱為營養素。它們是維持生命的物質基礎,沒有這些營養素,生命便無法維持。人體需要的營養素約有50種,歸納起來可分成六大類,即蛋白質、脂類、碳水化合物、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維生素和水。

近年來發現膳食纖維也是維持人體健康必不可少的物質,可算是第七類營養素。這些營養素在體內功能各不相同,概括起來可分為三方面:(1)供給能量以滿足人體生理活動和體力活動對能量的需要,(2)作為建築和修補身體組織的材料。(3)在體內物質代謝中起調節作用。現代營養科學幫我們迅速判斷並解決現實生活中的營養問題。

中西醫營養學的異同:

我國古代對飲食結構有非常生動的描述,有這麼一句話「五穀宜為養,失豆則不良」,就是五穀雜糧必須要配上豆類。通過現代營養學,我們知道豆類裏離胺酸(Lysine)非常豐富、五穀雜糧裏缺乏離胺酸,我們經常吃豆粥、豆包這些食物,結果是我們將獲得一個很好的胺基酸的平衡。這種食物的營養模式是非常科學的。

營養並不是象牙塔內孤立的科學概念,它以最樸實、最緊密的姿態貼近我們的生活。人體獲得各種營養素最根本、最安全的途徑正是再平凡不過的一日三餐。吃是本能,吃得合理則是科學。怎樣的飲食才是最理想的呢?在營養學上我們用了一個最簡單的詞來概括:「平衡膳食」。這個詞看似簡單但內涵很豐富,平衡膳食有三個方面的意思,可概括成六個字:全面、均衡、適度。

合理營養的含義是,由食物中攝取的各種營養素與身體對這些營養素的需要達到平衡,既不缺乏,也不過多。缺乏某些營養素會引起營養缺乏病,如缺鈣引起的佝僂病,缺鐵引起的貧血等等。某些營養素如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攝入過多又會導致肥胖症、糖尿病、心血管病等「富貴病」。營養缺乏和營養過剩引起的病態統稱為營養不良,都是營養不合理的後果,對健康都是十分有害的。

由於沒有一種食物能供給我們身體所需的全部營養素,所以我們在安排膳食時要儘量採用多樣化的食物,根據各種食物中不同的營養成分恰當地調配膳食來全面滿足身體對各種營養素的需要;如我國在《皇帝內經》中所言:“五榖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蔬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益精氣。”一日三餐應定時定量。

一般來說,三餐食物量的分配不應相差很多,午餐可適當多一些。不吃早餐和暴飲暴食都是不合理的進食方式。同時亦應注意合理的烹調方法,不但可使食物味美可口,促進消化吸收,還可起到消毒殺菌作用,但應注意儘量減少烹調過程中營養素的損失。例如,淘米時過度搓洗,高溫油炸食品,新鮮蔬菜切碎後長時間用水浸泡和長時間熬煮等都會導致營養素的損失,以上是中西方營養相同的地方。

中西醫營養最大的不同點,其實就在於中醫營養學,是以中醫的理論基礎為依據,著重整體的概念,以人體的陰陽平衡為主軸的一種學說,調其五行令其平衡以養生的一種觀念。而在西醫的營養學中,所重視的是每一種食物在食用進入人體後,在人體發生變化的生化過程,及其對於人體的影響,當然他所重視的不僅僅是單個營養素對人體的作用,更重視的是物質在人體的新陳代謝中,產生的一連串生理效應,及多種營養素之間的協調與合作。

例如在熱量代謝時,如果沒有維生素B群及一些微量元素的輔助,人類是很難保有健康的身體;人體的一些激素在合成的時候,同樣需要許多種類的營養素共同的合作才能合成人體所需的物質!由此我們可以說,西醫營養學所重視的,不僅是單種營養素的功能,更重視的是各種營養素間的平衡與協調,及其與人體間的生理變化!而這也是中醫營養學所缺乏的地方!

結論:中醫營養學與西醫營養學,其立足點或是所針對的專案皆有其所不同之處,及所擅長的地方,但不論其理論根據是否大相徑庭,我們身為一位醫療工作者,便有義務通曉各種的醫療理論與方法,以提供患者最佳、最方便的治療法則。

在此觀念的引導之下,更應結合中西醫營養與醫學的優缺點,給予病患最佳的治療方式,令其擁有最好的生活品質。

參考文獻:
1.《中醫營養學》,申卻驕、姚鳴春,中醫古籍出版社,北京,1990。
2.《中醫食療學》,沈慶法,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上海,2000。
3.《中醫飲食營養學》,翁維健,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上海,1992,10,1版。
4.《疾病營養學》,何志謙,人民衛生出版社,北京,1998。
5.《人類營養學》,何志謙,人民衛生出版社,北京,2000。
6.《營養學精要》黃伯超、游素玲,健康世界雜誌社(華香園代售),
 臺北,第八版。
7.Introductory Nutrition:Guthrie.(1989),Times Mirror/Mosby College Publ. Co.
8.Wardlaw(1999):Perspectives in Nutrition,WCB McGraw-Hill(藝軒圖書)臺北。
本文作者:陳琪菘營養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