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紅色追緝令─找出「高脂血症」的原兇,談血脂異常!

文�臺大醫院內科部 黃啟倫醫師

隨著台灣生活水準提升,人們的飲食結構發生很大的變化,導致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大量食用含有高脂蛋白、高糖和高鹽的食品,而使高脂血症、高血壓和糖尿病的發生率節節上升。血脂異常是促成動脈粥狀硬化的重要致病因素,也可能是糖尿病、腎臟疾病、甲狀腺功能減低的表現。

根據多項研究資料顯示,血脂異常係導致心臟病最重要的因素,只要將膽固醇的濃度降低1%,就能把心臟病的危險性減少2%。除了導致心臟病之外,高血脂也同時是高血壓和腦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子,而腦血管疾病和高血壓又在國人十大死因的排行中名列前茅。由此見得,高血脂的防治在當前邁入高齡化社會的台灣是一件刻不容緩的工作。

人體血液中,脂質主要分為膽固醇、三酸甘油脂和磷脂質,而脂質是不溶於水的,必須靠體內特殊蛋白結合後,形成具有水溶性的小粒子。這些小粒子依成份不同可分為:乳糜粒;極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

乳糜粒與極低密度脂蛋白負責運送三酸甘油酯到周圍的組織提供人體所需能量;低密度脂蛋白則供應周邊組織膽固醇的需要,以供給細胞膜合成、皮膚維生素D之要;至於高密度脂蛋白負責的是周邊組織酯化膽固醇,並將它帶回肝臟做進一步加工分解代謝。

一般我們所謂的高脂血症,特別指的是膽固醇及三酸甘油酯這兩種,在血液中濃度增加的狀況。因為高脂血症容易形成動脈硬化,以及高血壓、冠狀動脈心臟病和中風等重大疾病,雖然在短時間內高脂血症沒有任何症狀,可是一旦動脈硬化的狀況發生,病情就不易控制。

一般膽固醇的參考值為200 mg/dl,而三酸甘油酯也是200 mg/dl。其中任何一種或二種超過參考值者,就應定期追蹤、早期發現、早期預防。因為高脂血症初期可能沒有症狀,所以建議只要是超過20歲的成人即應檢查血液中的脂質濃度,而中年以上的人和肥胖者最好能定期接受檢查。

一般檢查數值若其中一項或有多項高出參考值,首先要確定受檢查者在接受健康檢查前,是否遵照健康檢查的規定(如禁食12小時以上才能血),及受檢者近來的生活情況(目前是否服用特定的藥物、正在節食減肥等),以免因飲食習慣導致不正常檢查結果。最好能在得知檢查高出參考值後,再做一次抽血檢查,以便確認驗出的結果,能真正代表受檢者平時的血脂肪。

如果確定為高脂血症,接著必須確定當事者血脂肪過高,是否因為身體上其他疾病所引起,如肝病、腎臟病、糖尿病、甲狀腺機能低下等疾病,都是可能引起高脂血症的原兇,這一類的血脂肪過高稱為「續發性」。另有一種找不出任何原因,稱為「原發性」的高脂血症,懷疑可能與遺傳因素有關。這一類的病人最好能請家中有血緣關係的親人,都來接受抽血檢查,以便能早期發現血脂異常。

如果有輕度高脂血症者,透過飲食的調節與運動是最好的預防方法。飲食部份,最主要是要降低總脂肪的攝取量,含膽固醇過高及易產生三酸甘油脂的食物應儘量少吃,並多食用富含纖維的蔬菜,食用油建議改為植物油。要避免高脂血症,應該從年輕時做起,良好的飲食習慣,加強運動量都是必要的保健之道。在三到六個月的非藥物治療後再重新評估,如果血脂控制仍然不理想,則考慮藥物治療。

針對高血脂合併有冠心症或是多個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的患者,建議積極的合併藥物及非藥物治療,以期達到理想的血脂控制。總之,追求低膽固醇的飲食、保持理想的健康生活型態、維持理想體重、戒菸及多運動是永保心血管健康的不二法門。面對高脂症,積極的尋求醫師建議與配合治療計畫,才能擁有健康長壽的人生!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