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身症的定義與範圍
廣義的心身症包含兩大類:第一類為有明顯身體不適的症狀,但是卻沒有器官上病理變化的情況,而其身體症狀的出現、起伏,與心理狀況、環境壓力、社會人際互動關係等密切相關。第二類為有器官上的病理變化,但是症狀的開始、惡化、緩和等演變,仍深受心理狀況、環境壓力、社會人際互動關係等的影響。第一類常見的情形為緊張性頭痛、心因性疼痛、過度換氣症候群、心因性嘔吐、緊張性胃腸症候群等。第二類常見的情形有冠狀動脈疾病、高血壓、氣喘、偏頭痛、消化性潰瘍、皮膚搔癢症、類風溼性關節炎、甲狀腺機能亢進、潰瘍性結腸炎等。
由於現代醫學的進展,我們越來越了解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免疫系統在心身症所扮演的角色,以及他們受壓力、心理情緒因素的影響。同時,成長的經驗、遺傳的因素與人格形成的關係,以及心理/精神反應的模式也被廣泛而深入的探討,使得心身醫學有重大的進展,且運用於臨床實務之中,造福病患。
自律神經系統
人體的自律神經系統主要分為交感神經及副交感神經兩大類,相互拮抗作用,調節生理機能。例如,交感神經作用增強可使心跳加速,胃腸蠕動減慢,而副交感神經的作用則相反。交感神經的主要作用如下:使瞳孔放大、毛髮豎立、心跳加快、心臟的血液輸出量增加、內臟血液重新分佈到骨骼肌肉群、腸胃蠕動的減緩、血壓升高、周邊血管收縮、每分鐘呼吸流量增加、腎上腺素分泌增加等作用。副交感神經除了具有與上述交感神經作用相反的功能外,還有促進消化腺分泌的作用。所以副交感神經切除術在消化性潰瘍(如十二指腸潰瘍)手術中,扮演一席之地,就是在做那切除術後,可以減少胃液的分泌,以防止潰瘍再發。
壓力與自律神經系統之交互影響
當遇到刺激、壓力的時候,生理會有共通的反應,這是每一個人自然而然會有的經驗。例如:遇冷則血管收縮、起雞皮疙瘩;恐懼、緊張時則心跳加速、冒冷汗、瞳孔放大;要動員戰鬥或運動時,則胃腸蠕動緩慢、肢體肌肉充滿血液。至於反應的強弱則和壓力之強弱、以及個體身體素質和精神狀態有密切的關係。例如:有的人就是比較容易臉紅、有的人一緊張就容易拉肚子、有的人一看到血就暈倒。一般而言,壓力去除後,自律神經系統會調整回到原來的平衡狀態,但是若壓力過大或是形成慢性長期的壓力,持續地影響個體的時候,原先的平衡狀態就會改變,甚至有可能演變成令人不舒服的症狀,或是惡化潛在的身體疾病。
壓力、認知、情緒與自律神經系統
壓力刺激自律神經系統之反應,有些是直接的生理作用過程,有些則是透過認知和情緒作用的機轉而左右反應。比如說,冷熱的刺激會直接透過感覺神經的傳導,使自律神經系統反應。考試的壓力,則因個人對考試的潛在威脅性(如:考不好被打、沒面子、代表不夠用功)有不同的衡量和經驗,而產生不同程度的考試焦慮。有的人一點都不焦慮,沒有特別的自律神經生理反應,有的人反應很強烈而有失眠、手冒汗、頻尿、拉肚子等現象。再舉個例子:面對孩子冒犯了父母的情境,如果父母認為情有可原,只是一時失控、無知、或不是故意的,那麼,父母親的憤怒就可能很輕微而短暫,因而激起的生理反應就較弱而不持久。若是父母認為孩子是故意的、是大逆不道,就會有嚴重的憤怒反應、使心跳加快、血壓升高、臉色漲紅、肌肉緊繃等現象出現。另外,在焦慮症、憂鬱症患者之中,自律神經系統失調的症狀很多,這些症狀會隨著他們的思考症狀和情緒狀態起伏。
人格、壓力、認知、情緒、自律神經系統與心身症
一個人的性格深深地影響他的行為和思考,因此,其面對心理社會壓力的反應也隨之變化。比方說,一個性急的完美主義者,對自己和別人的要求高、缺乏耐性,就會經常使自己處於高壓力狀態,而情緒反應會在高度壓抑和劇烈爆發之間擺盪,長期下來,可能容易有頭痛的症狀。在醫學研究中,最常被引用的性格與心身症關聯的例子是A型性格(此非指血型為A型)與冠狀動脈心臟病的發生和死亡率。累積的研究結果顯示,有典型A型性格的人,有較高的冠狀動脈心臟病發生率和死亡率。這種性格的特徵是好勝、富攻擊性、性急、沒耐心、野心大、工作狂、常有時間壓迫感、有自信、凡事都作好計畫、容易否認身體的疲倦和疾病、希望控制環境、以成就目標為導向。
特殊壓力與創傷事件
在臨床心身症的患者中,我們常會追溯出一些和病症形成很密切關聯的特殊壓力或創傷事件,例如高學業成就期待的壓力與過度換氣症候群;夫妻嚴重衝突與心因性疼痛、過度換氣症候群;家庭暴力、虐待、父母分離與孩子的心因性嘔吐等例子。如果壓力、衝突的狀況能夠透過諮商、家庭治療而改善,個別的心理困境可以經由心理治療獲得紓解,那麼心身症的苦惱就會消除,反之,如果不利的因素持續存在,心身症就會纏繞不止。
心身症的治療與預後
心身症的治療需要整合生理、心理和環境的處置,所以,除了生理症狀的對症藥物治療,依個別的狀況分析,進行諮商、壓力處理、行為治療、個別或團體心理治療、家庭治療等一項或多項之治療,才能使病症治癒或是控制良好。在心理治療的方式中,治療效果通常是透過認知和情緒的調適,而達到改善症狀的目的。例如:使人比較能夠看得開、放得下,解開過去內心的矛盾情結、長期的壓抑衝突等;而行為治療則是運用認知和行為的法則,建立良好的習慣,去除不適應的行為反應模式、調節自律神經系統的制約反應等,來達到治療目標。例如:利用自律神經訓練法,使自己容易放鬆。在形式上有冥想、靜坐、瑜珈或運用現代科技之儀器進行生理回饋之練習等。
常運用在心身症治療的精神科處方藥物有抗焦慮劑、抗憂鬱劑、β-交感神經阻斷劑、肌肉鬆弛劑等,它們是經由對神經系統之作用而改善焦慮、憂鬱之狀態並減輕自律神經系統症狀,使肌肉較為放鬆。
然而,臨床醫師是否能具有高度的敏銳診斷及處置能力,患者是否能接受身體症狀受心理、環境因素影響的觀念,而進行適切的藥物和非藥物治療(如放鬆訓練、心理治療、家族治療、婚姻治療、行為治療等),往往決定著心身症的預後。
結論
目前在台灣地區,一般大眾對心身症的認識大多不足,有許多患者未能尋求、甚至拒絕適切的醫療。當然我們絕對不能只歸咎於大眾,整體的醫療環境(包括醫療制度與教育、醫療人員的質與量、民眾求醫的觀念和衛生教育等)的諸多缺失,是極重要的關鍵,而心身醫學本身也有待更多的研究,期使醫療的效果更好。
新聞資料來源:台北市政府衛生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