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疼痛與肌肉的關係─談「肌筋膜痛症候群」常患的部位!

文�台中榮民總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 藍忠亮主任
  陳怡行醫師、黃文男醫師、林保成醫師

依據健保局之統計風濕病在基層醫療門診之人次為第三位,僅次於上呼吸道感染及腸胃道疾病,而肌筋膜疼症候群是臨床上一般門診最常見之疼痛,但卻常被忽視。

門診常見許多所謂緊張性頭痛、背痛,事實上有可能是肌筋膜疼症候群所引起的。肌筋膜疼症候群的特色是局部肌筋膜之疼痛,通常具有激發點,若觸及此激發點則可引起典型之轉移痛。激發點處通常可發現有局部之痛點及繃緊之肌束,有時在觸壓時可引發局部之抽動。有些肌筋膜疼症候群病患僅有局部之酸疼,但有些肌筋膜疼症候群病患卻更伴有自主神經症狀如耳鳴、流淚、眩暈、心跳等症狀,有時病患之主訴卻為手麻、或腳麻而疼痛卻不厲害,在臨床上更加混淆。

急慢性肌筋膜疼症候群引起之胸痛,被診斷為心肌梗塞或狹心症時有所聞。而腹部之肌筋膜痛症候群以便秘或腹瀉,甚至症狀酷似急性腹症之表現皆有可能。而有些病患可能伴有失眠焦慮,有可能被診斷為焦慮症、慮病症、憂鬱症,長久治療不見起色,甚至更多病人可能被作了許多不必要之檢查。

一般辦公室工作者易患頭頸部、腰部肌筋膜疼症候群,勞動者易患有急性或慢性之背疼,絕大多數為背部或臀部之肌筋膜疼症候群,但常被誤診為長骨剌或椎間盤脫出,有許多老年人常有膝痛無法蹲下,常見之原因為下肢肌肉之肌筋膜疼症候群。而己有關節炎之病患更易患有肌筋膜疼症候群,若不察而一昧加重消炎止痛劑,非僅無效且更易造成副作用。

本專題討論將就門診最常見的肌筋膜痛症候群,分就不同之部位如頭頸部,肩胸背部,上肢及下肢,腰臀部等,分別就問診重點,常見成因,症狀及理學診斷要點加以詳細之討論。

肌筋膜疼症候群之治療通常以局部治療輔以患部肌筋之被動伸張,即可大幅改善症狀。局部治療包括冷噴或以xylocaine、生理食鹽水其或針尖作激發點之局部注射。避免不良之姿勢及反復局部之使力,維持良好之體能,充足之睡眠及適當之運動,尤其是患部肌筋之反覆被動伸張運動,是避免肌筋膜疼症候群反覆再發之最佳方法。


頭頸部常見之肌筋膜疼痛症候群
Common Myofascial Pain Syndrome in Head and Neck


頭頸部之肌筋膜疼痛,是現代人長期伏案工作一個非常常見的毛病。有些學者將頭頸部之肌源性頭痛籠統地歸因於「肌肉緊張型頭痛」,往往處方以NSAIDs或肌肉鬆弛劑來解決,雖然能暫時止住疼痛,但患者常要受症狀反覆發生之苦。

就風濕學之觀點,不同部位之頭頸部肌肉疼痛,各有其特有之誘因。能正確地找出有問題的肌肉,並施以適當之局部治療及指導患者正確的治療性伸展運動,方能徹底解決患者之問題。

常見之頭頸部的肌筋膜疼痛如下:

▲斜方肌(Trapezius)
 脖子僵硬,落枕,膏肓痛,慢性顳側頭痛,
 都是因為它…

▲胸鎖乳突肌(Sternocleidomastoid muscle)
 頭痛,頭暈,耳鳴腦鳴,眼痛耳痛,視力模糊,
 卻找不到病因,很可能就是它…

▲提肩胛肌(Levator scapulae muscle)
 脖子僵硬,就是血濁,血壓高嗎?

▲頭夾肌及頸夾肌(Splenius capitis and splenius cervicis)
 頭頂痛,痛之入骨,原來就是它…

▲後頸肌群(Posterior cervical muscles:multifundi,semispinalis)
 脖子僵硬,孫悟金箍咒型的頭痛,原來就是它…

▲下枕骨肌(Suboccipital muscle)
 金箍咒型的頭痛的另一個幫兇

▲顳肌(Temporalis muscle)
 單側顳部的頭痛,不一定就是偏頭痛喔!

▲臉部表情肌及咀嚼肌
 假性三叉神經痛,顳顎關節疼痛牙關開合困難,
 可能就是它!

常見的肩胸背的肌纖維疼痛症候群
Common myofascial pain syndrome in shoulder, chest and back


肩胸背的疼痛,為病患在門診常見的主述,但是,由於每個人對人體部的認知不同,而出現南猿北轍的說法。因此,首先對於疼痛的部位,需要有一致的認定。其次,個別的肌肉有不同的激發點(Trigger Points)及不同的轉移痛(Referred Pain)分佈區,本節就此區域常見的肌肉做逐一的介紹。

▲斜角肌(Scalene Muscles)
 手指痠麻無力最常見的源頭,偶見手指關節痛及晨間僵直,
 而被誤診為類風濕性關節炎,不得不慎。

▲上肩脊肌(Supraspinatus Muscle)
 五十肩的祕密客,肩關節內收動作困難,無法側面上舉。

▲下肩脊肌(Infraspinatus Muscle)
 無法側睡的肩關節痛,向後不能、向前困難。

▲小圍肌(Teres Minor)
 後肩痛,不動比動痛。

▲擴背肌(Latissmus Dorsi Muscle)
 惡性的中胸部背痛。

▲大圍肌(Teres Major)
 後肩痛,動比不動痛。
 操作無動力方向盤的貨車尤其明顯。

▲菱狀肌(Rhomboideus Muscles)
 痛入膏肓而非病入膏肓。

▲三角肌(Deltoid Muscle)
 肩部運動傷害中最常見的肌肉。

▲胸大小肌(Pectoris Major & Minor)
 非心絞痛的前胸痛,
 尤其左側胸肌痛常被誤診為心肌缺氧。

▲胸骨肌(Sternalis)
 不因活動影響胸痛。
 為持續性疼痛與休息或運動無關。

▲前後鋸肌(Serratus Anterior & Posterior)
 猛烈咳嗽後的胸痛。
 疼痛型態如同在胸部側部側面縫線。

常見之腰臀部之肌筋膜疼痛症候群
Common Myofascial Pain Sgand In Lower Torso


腰痠背痛是現代人常見的毛病,也是基層醫療非常常見的問題。許多病人的腰背痛,常被告之以“長骨剌”。事實上,“長骨剌”是正常的退化現象,大部份的骨剌都是不痛的。

我們在門診最常見的腰痛原因,就是肌筋膜疼痛。有些肌肉的肌筋膜疼痛,甚至會引起神經壓迫症狀,造成臨床診斷之困擾。

腰臀部常見之肌筋膜疼痛如下

▲胸腰脊旁肌(Thoracolumbar Paraspinal Musicles)
 腰骨痛無力站久也痛,就是因為它。

▲腰方肌(Quadratus Lumborum)
 腰子筋痛就是腎臟不好嗎!

▲髂腰肌(Iliopsoas Muscle)
 腰痛的藏鏡人,嚴重還會引起股神經之壓迫症狀。

▲臀小肌 (Gluteus minimus)
 假性坐骨神經痛的元兇。

▲臀中肌 (Gluteus medius)
 臀部疼痛,走路更痛。

▲臀大肌 (Gluteus maximus)
 臀部痛,痛到坐立不安,就是因為它。
 常游自由式的人,更容易有這種毛病。

▲梨狀肌 (Pyriformis muscle)
 假性坐骨神經痛的另一個元兇,久站久坐。
 走遠之後更痛‘更麻’更痠,很可能就是它。

常見之上肢及下肢肌筋膜痛
Common upper and lower limbs myofascial pain syndrome


手腳酸痛抽筋、上下樓梯困難是現代人常見的毛病,其中大部份是源於肌筋膜疼痛症候群,因其表現類似關節病變,易引起誤診。

茲就常見之上肢及下肢肌筋膜痛簡介如下:

▲手二頭肌(Biceps brachii)
 易誤診為肩關節病變
 會造成手臂前側疼痛及肩關節前側疼痛

▲手部伸肌(Hand extensors)
 易誤診為晼關節病變
 疼痛也會反射至肱骨外上 ,常診斷為網球肘

▲股四頭肌(Quadriceps femoris)
 易誤診為膝關節病變
 股四頭肌的緊縮,會造成大腿前側疼痛及膝痛

▲腿後筋(Hamstring muscle)
 易誤診為膝關節病變
 也會造成大腿後側疼痛,需與坐骨神經痛區分

▲腓腸肌(Gastrocnemius muscle)
 易誤診為電解質不平衡
 容易在晚上造成小腿部位抽筋

▲比目魚肌(Soleus muscle)
 會造成腳後跟疼痛

因此對肌筋膜疼痛症候群的正確認知與了解,有助於臨床醫療的診斷與治療!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