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春節長假症候群 腸道不塞車,春節不便秘!

2005健康人生年系列講座﹝十六﹞

文�亞太旅遊醫學醫學會、台灣社區醫學醫學會 謝瀛華理事長

春節長假時,人體中最勞累的器官,可以說是腸胃,連續五六天大吃大喝,飲酒熬夜,吃的油膩,身體機能受損,只進不出,便秘一族自然大增。腸內的細菌,可分為三類,一是有益菌,二是有害菌,三是伺機菌,隨著腸胃負荷增加,有益菌將愈來愈少,有害菌愈來愈多,腸道就逐漸地老化,春節長假如果能保持腸內的有益菌不減少,將有害菌趕出,才能使春節腸胃暢通,像高速公路一樣不塞車。基本上,出生五天左右,腸道的菌幾乎全是bifidus菌。斷奶後,嬰兒腸內有害菌逐漸壯大,但是彼此之間尚能平衡,但如果失去平衡,疾病就產生了。感冒、腹瀉、便秘、消化性潰瘍、肝硬化等病人,均可發現其腸內之bifidus菌減少而有害菌增加。

況且,糞便在腸腔內滯留過久,大量水分被腸壁吸收,致使糞便干擾,堅硬,不易解出,稱為便秘,功能性便秘的原因為排便動力缺乏,如腹肌衰弱(多次妊娠、過度肥胖、年老體弱、懷孕等)提肛肌衰弱等;結腸痙攣(多數表現為腹瀉或腹瀉與便秘交替,而單純便秘者較少見);進食太少、水分缺乏或食物缺乏纖維素;直腸排便反射遲鈍或消失,缺乏定時解便的習慣,因而影響排便反射。

器質性便秘的原因常為部分性腸阻塞,如降結腸腫瘤、腸粘連、炎性或贅生性狹窄等,以及巨結腸易致便秘;腸道外疾病壓迫腸道,如卵巢囊腫、子宮肌瘤、腹腔內巨大腫瘤或腹水;直腸肛門疾患,如炎症、肛裂、痔瘡等,均可因肛門括約肌痙攣而致便秘;消化性潰瘍常有反射性結腸痙攣或幽門梗阻,致胃內容易滯留而可引起便秘。

其他如引起副交感神經活動抑制的脊髓病變,鉛、砷、汞和磷等中毒,腸蠕動減弱,直腸粘膜充血和排便反射消失等,均可引起便秘。診斷便秘不難,但確定原因則比較複雜,如果便秘不是持續或進行性加重者多無嚴重性。如排便習慣一向正常的中年或老年人,有其他原因而有頑固性或進行性便秘,糞便變細或混有血液時,就應考慮腸阻塞或直腸癌的可能。便秘伴有急性腹痛、腹脹、嘔吐者,應考慮腸梗阻。慢性便秘和腹瀉交替,並伴有腹痛、發熱、消瘦者,常由腸結核所致。直腸指檢、胃腸道內視鏡檢查和胃腸x光檢查,對確定或鑑別便秘的病因有一定幫助。

便秘的處理,有器質性病因者,應作相應的病因治療,而對便秘則作對症處理,功能性便秘者應多食含纖維素食物,多飲開水,每天清晨喝一杯鹽開水;養成按時排便的習慣。全身衰弱或腹肌衰弱者,應加強運動和體育鍛練,一般不宜經常使用瀉藥,治療初期可用輕瀉藥,強瀉藥或灌腸通便應儘量少用和慎用。如糞便硬結,並停滯在直腸內近肛門口處,糞便乾燥或年老體弱、排便動力較差或根本缺乏者,可應用潤滑性瀉藥,如甘油、石蠟油等。糞便乾燥而體質較好者,可應用稀釋性瀉藥,如硫酸鎂、鎂乳或氧化鎂等。

■春節後防秘五招

春節便秘機率較高,是因為油脂多,運動少。但是,正常情況下,每天的食物經過消化、吸收以後,餘存的廢物變成大便排出體外,這是人體的正常代謝功能。如果大便在腸中停留太久,超過兩天以上未解,就稱為便秘。食物殘渣久留腸道,會發酵腐敗,產生有害氣體及毒物,引起胃腸不適及功能失調,並提早衰老。所以,保持大便通暢,不但可長保腸胃、身心舒暢,並可達到抗老防癌的效果,多方面著手,可使大便暢通:

一.收肛:每天肛門收縮訓練20次,能強化肛門括約肌而避免便秘及
  痔瘡的產生。

二.按摩腹部:睡前及起床時,用兩手按摩腹部肌肉,心窩及下腹部
  ,各左右旋轉按摩十五次。注意手勁要輕,按摩時須排空小便,
  而且過餓或過飽時不宜按摩。

三.排便不強用力:使時用力太強易擾亂大腸的功能,對血壓偏高的
  人更有導致中風的危險,也容易因為用力過度使靜脈充血,造成
  痔瘡。

四.有便秘不強忍: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不要強忍便意。大便強忍
  不解,會損傷直腸神經,習慣了以後易演變為慢性便秘,並引起
  痔瘡。

五.定時定量:隨著生活水準提高,精緻而熱量高的食物愈來愈多,
  營養過剩,容易引起便秘。因此,不要暴飲暴食及食用太多垃圾
  食品,才能使大便通暢。蔬菜、水果、水分的攝取不可缺乏,大
  量的纖維素及水分能刺激腸壁蠕動加快,減少便秘。
本文作者:謝瀛華醫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