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扁平足要看什麼科?快來KingNet【足踝外科】問診

即日起KingNet國家網路醫院開設【足踝外科特別門診】,若您有足部疼痛變形、扁平足、姆趾外翻、踝部扭傷骨折、足部骨折、爪形趾、鎚趾、雞眼、後足跟痛、足底筋膜炎、跟腱炎及跟腱斷裂、腦性痲痺引起之馬蹄足內翻或外翻、足踝之運動傷害、足部慢性疼痛、各種足部畸形之疑難雜症歡迎您進入我們的足踝外科診療室來,我們將為您做最完善最專業的諮詢服務;不要怕!這兒不打針,不開刀。將您的症狀或醫療上的疑問寫下來,由本站駐站醫師朱家宏為您看診解答問題。

何謂扁平足?

扁平足台語俗稱”鴨母蹄”,一般指足底縱足弓低下,也泛指包括了外翻足,外翻扁平足等足變形,在一般人群中屬於很常見的毛病。由於常見,且依變形程度不同也不一定有症狀,易被大眾所忽略。

扁平足的成因

扁平足可由先天變形、外傷、發炎、神經麻痺、或足部負擔壓力過大過久而引起。百分之九十的患者是則因為發育期間体重負荷引起縱足弓低下造成,稱之為靜力學扁平足。

由於扁平足改變了正常步行的生物力學,(即改變了正常的走路姿勢)這會容易引起其他骨骼及關節毛病,有可能導致日後長期的腳痛及膝痛。另外,也會影響小孩的運動表現,例如:容易扭傷及絆倒。

扁平足的分類?

排除掉先天性的畸形或神經病變及外傷引起的扁平足,最常見的靜力學扁平足可分為三類:

1.小兒期扁平足:據統計,兩歲以下的小孩全是扁平足,三歲的小孩則有百分之八十,但到十歲就只剩下百分之四的扁平足。意思是絕大多數的小孩隨著年齡的增長,足弓的肌肉韌帶會發育完成。小兒期的扁平足絕大多數不會有症狀,也不需要治療。

2.學童青春期扁平足:學童期之後,因為運動及長期站立的機會增加,比較可能會有症狀發作。 初期時,變形並不厲害,但病人主訴腳內側疼痛,多運動時就比較厲害,休息就好些。如果伴隨有疼痛及腫脹,就可稱為發炎性扁平足。如果又有腓骨肌,伸趾長肌的僵直攣縮,小腿外側酸痛,呈現外翻扁平足,就稱為腓骨肌強直性扁平足,需考慮足根骨癒合症的診斷。

3.成人期扁平足:成人期扁平足並不只是青春期扁平足長大而已,有些是因為肥胖,隨著年齡增加造成肌力低下,韌帶肌腱弱化,成人期才產生的扁平足。有些患者還伴隨有後脛肌腱的滑膜炎,嚴重者甚至於造成肌腱斷裂,及僵直性的扁平足。

扁平足的保健與治療

針對學童期之後的扁平足,父母帶著小孩來看骨科醫師,主訴為腳型難看、穿鞋困難、且有運動中及運動後的疼痛。大多骨科醫師可能會建議保守治療,穿戴支持性鞋墊。日常生活中鼓勵小孩鍛鍊肌肉韌帶的力量,例如赤腳在草地或砂石地上玩耍,爬樓梯,跳繩等,都可以加強及促進足弓的發展。

鞋墊也許可以改善症狀,但並不能真正矯正扁平的程度,如果症狀厲害或扁平角度大就必須考慮手術治療以避免將來腳部的僵硬及退化。

手術的時機與考慮

傳統的扁平足矯正手術必須動筋切骨,重新排列足骨或切除生長不正常的足骨。手術後恢復期很長。最近台灣新引進一種手術方式,稱之為 ”Endorthesis”「扁平足內矯正器置入」,在歐美早已經行之有年。不需動筋切骨,只要在腳的外側打開一個二到三公分的傷口放入一個小東西,術後即可馬上改善扁平的角度。由於只是一個很小的高密度聚乙烯置入,並不切開骨頭或肌腱,術後並不需要特別的保護,一兩週後患者即可正常的行走。手術之後,隨著患者長大,非扁平足也會隨之成型維持。在我們的經驗中,扁平足內矯正器置入是一個簡單有效的手術,患者對於矯正的效果及恢復的速度都相當的滿意。

由於這一種手術只適用於青春期前非僵硬性的扁平足,如果等到成年後就較為不合適,可能仍然必須使用傳統的截骨、肌腱轉位手術。
本文作者【秀傳醫院足踝中心 朱家宏醫師】
本文由【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提供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