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胃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與上消化道黏膜病變探討

文:宏恩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中心診所醫院家醫科主任、中華民國旅行業經理人協會首席醫療顧問譚健民醫師

事實上,「胃幽門螺旋桿菌」在公元1982年才被一位澳洲籍年輕住院醫師馬歇爾意外地發現,而馬歇爾醫師本身為了證明「胃幽門螺旋桿菌」確實能夠傷害胃黏膜,因此親自吞食大量數目的「胃幽門螺旋桿菌」;之後其自身並罹患腹脹、嘔吐以及上腹部不適等臨床症狀及表徵;在經過胃鏡組織切片檢查後,竟然發現胃黏膜有明顯胃炎的跡象,經由細菌培養更發現相同的「胃幽門螺旋桿菌」,從此也就開始了「胃幽門螺旋桿菌」的新紀元。

「胃幽門螺旋桿菌」主要存在於胃幽門(即胃與十二指腸交接的前庭部位)的黏膜內。在臨床上,在在臨床上旋桿菌腸肝膽科主任 譚健民醫師電子顯微鏡的檢查觀察之下,可以發現這種細菌大部分群落在胃黏膜的黏液層內並靠近胃黏膜表皮細胞。事實上,根據解剖生理學的研究,「胃幽門螺旋桿菌」是屬於格蘭式染色陰性並呈現螺旋狀的桿菌,其長度大約在二至四微米之間,其本身擁有數根鞭毛,而「胃幽門螺旋桿菌」就靠著這些鞭毛得以在胃黏膜上匍匐前進或活躍。

在「胃幽門螺旋桿菌」早期的發現時,絕不部份胃腸科專家並不十分相信馬歇爾醫師的研究理論,但由於馬歇爾醫師對於「胃幽門螺旋桿菌」能導致胃十二指腸黏膜損傷現象的持著,而使得全世界臨床研究中心對於這種細菌引起廣泛的興趣與研究;其中參與的研究專家包括有胃腸科醫師、病理學家、細菌學家以及免疫學家。在經過十餘年的研究結果,如今已確定「胃幽門螺旋桿菌」是造成慢性胃炎及十二指腸潰瘍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胃潰瘍及胃癌的發生也與此細菌脫離不了關係。雖然「胃幽門螺旋桿菌」最早曾被歸類於一般螺旋桿菌的分類中,但其他胃以外的腸道黏膜中亦發現有其他螺旋桿菌的存在;直到公元1989年,臨床醫學家才發現胃幽門螺旋桿菌本身具有特殊的脂肪酸酶以及不同的核醣核酸排列序列,因此,為了有別於其他一般的「螺旋桿菌」,而將「胃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疾病獨立歸類出來。

根據近十幾年的研究成果報告,得知「胃幽門螺旋桿菌」亦僅能以人類做為其唯一宿主;事實上,胃幽門螺旋桿菌也不易在體外細菌培養基中被分離出來。此外,以細菌培養的方式來偵測胃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敏感度大約僅在70%左右,雖然其特異性高達百分之百,但由於其他胃幽門螺旋桿菌的偵測試驗,如血清抗體檢查,組織染色檢查、快速尿毒酶試驗,甚至同位素碳尿素酶呼氣試驗的敏感度以及特異性都幾乎高達百分之九十以上;因此,在一般臨床使用上,都不便施行細菌培養,除非為了治療的目的而需要作抗生素敏感試驗,來選擇確定對胃幽門螺旋桿菌最有效的抗生素時,才考慮細菌培養方法。此外,某些臨床醫師為了確定胃黏膜細胞不再存有胃幽門螺旋桿菌,而由此結果來證明滅菌藥服用的成果。

在以往的醫學觀念中,胃處於極度強酸的環境中(酸鹼值ph在2~3左右),更何況胃酸本身就有殺滅外來病原體如細菌的作用。因此,一世紀以前的臨床醫師都深信細菌在胃的環境中一定會被徹底殺滅,而無法寄生在胃黏膜上。但自從胃幽門螺旋桿菌被發現後,也破除了臨床醫師上述的想法及觀念。根據生理學的研究,胃幽門螺旋桿菌木身可以分泌多種酶,其中最重要的酶就是「尿素酶」,它可以將存在於黏膜上的「尿素」轉化成「氨」,由於氨本身為鹼性物質,因而會導致胃幽門螺旋桿菌周圍生存環境的酸鹼度降低;因此,氨本身就像一個「防護罩」一樣,可以避免胃幽門螺旋桿菌受到傷害,而使得胃幽門螺旋桿菌得以生存下來。根據實驗研究發現,胃幽門螺旋桿菌能夠在酸鹼度ph2以下,至少生存約二~十分鐘左右。

基本上,除了胃幽門螺旋桿菌之外,在人體胃腸道黏膜上尚發現其他免疫抗原性相類似的同族菌株;這類菌株或許與其他寵物如貓狗為媒介,在與人類親密接觸後而傳播感染,其中包括H. cinadei、H. fennelliae、Flexispra rappni以及Gastrospirillum hominis、G. hominis等,但在臨床上還是以胃幽門螺旋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c)所造成的人體傷害最大;雖然如此,在與寵物親密的接觸中,亦應考慮到是否亦會遭受到類似胃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

事實上,事實上慮到是否亦會遭受到類似胃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到﹁門螺旋桿菌﹂根據流行病學研究探討發現,胃幽門螺旋桿菌僅會感染於人類或靈長猿類,其主要生存於強酸性環境的胃黏膜層或黏膜下層。由於胃幽門螺旋桿菌木身具有豐富的「尿素酶」,能夠將由黏膜層所溢出的尿素分解為氨(一種弱鹼性物質)以及二氧化碳,來中和包圍細菌周遭的胃酸,並保護菌體不被胃酸所侵蝕。此外,胃幽門螺旋桿菌會緊密附著在黏膜表皮的特殊接受體上,而導致黏膜細胞的傷害;此外,胃幽門螺旋桿菌亦會分泌某些消化酶,而這些消化酶的存在會改變胃黏膜細胞的通透性及完整性,進而破壞胃黏膜表皮細胞,而引起炎症反應,並造成胃黏膜的傷害;在臨床上則會導致表淺性胃炎、胃糜爛,甚至胃潰瘍。再者,胃幽門螺旋桿菌還會分泌蛋白酶來消化分解胃黏膜,並因此降低胃黏液的親和度以及增加胃黏膜的通透性,使得胃黏膜的防禦屏障瓦解。根據更深入的研究,發現胃幽門螺旋桿菌能巧妙地分泌某些酵素來保護細菌本身免受白血球的吞噬;再者,胃幽門螺旋桿菌也會產生細胞毒素,造成上消化道黏膜的傷害。

此外,若個體內存有部分先天性異位性胃黏膜細胞,如發生於食道下端的Barrett氏食道黏膜、十二指腸的胃化生黏膜、小腸的Meckel氏憩室以及少數個體的直腸存有胃黏膜細胞,使得胃幽門螺旋桿菌亦會自然地附著在這些位於胃以外的異位性胃黏膜細胞上,如此也一樣會產生胃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現象。

近十幾年來,由於胃螺旋桿菌在胃幽門被發現後,其在導致上消化道疾病如胃炎、胃糜爛、消化性潰瘍甚至胃癌的成因中,亦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事實上,大多數的病患在臨床上或許主訴上腹痛、胃脹或消化不良的症狀,但經過上消化道鋇劑X光攝影檢查,卻無法找到任何胃腸道黏膜的病變;但是病患倘若能夠接受一次胃鏡檢查,或許能找到上述早期沒有臨床症狀的黏膜病變,甚至醫師在胃幽門區域施行組織切片病理檢查,而可從中發現胃幽門螺旋桿菌的存在。

在臨床上,導致慢性十二指腸潰瘍的原因還包括有胃酸分泌過多、非類固醇類止痛抗炎症藥物使用、吸菸、喝酒、抗生素不當劑量使用以及其他長期慢性病患者,亦常伴隨著慢性十二指腸潰瘍的形成。近年來,更發現絕大部分的慢性十二指腸潰瘍患者都可以在胃黏膜上找出「胃幽門螺旋桿菌」的存在,因此使人認為胃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是導致罹患慢性十二指腸潰瘍的主要元兇之一。經過十幾年的臨床經歷,絕大部份的臨床胃腸專科醫師己有共同的體認,即認為慢性十二指腸潰瘍的癒合率與滅菌藥使用有統計學上的差異:但事實上,滅菌藥的使用不僅可以加速潰瘍癒合,其主要的使用臨床意義是可以使原來潰瘍的年復發率由75%降至5~10%之間;因此,由此又再次證實胃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亦是導致慢性十二指腸潰瘍復發的主要原因之一。

由近十幾年來的臨床經驗觀察發現,胃幽門螺旋桿菌不僅與慢性十二指腸潰瘍的生成以及高復發率有極為密切的關係外,胃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也會伴隨著其他上消化道黏膜病變的存在。根據流行病學的採討,我們可以得知慢性胃炎的胃幽門螺旋桿菌之感染率在70~90%之間,十二指腸潰瘍為90~100%之間,胃潰瘍患者亦高達70~90%之間,而胃淋巴瘤的胃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率高達60~80%;此外,在胃癌患者中,胃幽門螺旋桿菌的出現率亦高達50~60%。根據台灣各大醫學中心的篩檢,竟然發現在台灣她區居住的成年人中,其胃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率竟然高達55%,因此,不禁令人聯想到胃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亦是罹患胃癌的危險因子之一。(本文著作權歸 譚健民醫師所有)

作者簡介:
宏恩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
中心診所醫院家醫科主任
中華民國旅行業經理人協會首席醫療顧問
三商美邦人壽北區部 首席醫療顧問
KingNet國家網路醫院線上諮詢醫師
家庭醫學科(著重於臨床預防保健規劃工作)
旅遊醫學科(旅遊前的健康規劃)
老年醫學科(成年人慢性病的診治)
肝膽胃腸科(肝膽胃腸疾病如肝炎、肝硬化、消化性潰瘍、、、)
保險醫學科(協同壽險從業員來提供壽險客戶實質的家庭醫師服務的觀念)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