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基因檢測+標靶治療 打擊頭號殺手「晚期肺癌」

基因檢測+標靶治療 打擊頭號殺手「晚期肺癌」_圖1

報導/黃慧玫 諮詢專家/彰化基督教醫院胸腔內科主任 林聖皓

家住彰化的75歲奶奶,平時身體狀況良好,因咳嗽多時至醫院就診時,赫然發現罹患晚期肺腺癌,在檢測EGFR為陰性後,即接受化學治療,卻飽受化療副作用所苦,之後,透過基因檢測ALK為陽性,開始使用相對應的標靶藥物,病情控制得宜,活得越發開朗、精神奕奕。

肺癌死亡人數蟬聯十大癌症第1名,號稱癌症頭號殺手,其中,彰化縣居民的肺癌死亡率高達28.32%,連續18年高居全台第一!彰化基督教醫院胸腔內科主任林聖皓表示,彰化縣長期處於空污狀態,暴露於PM2.5危害之中,的確提高了罹患疾病的風險。

林聖皓解釋,肺癌可分成非小細胞肺癌及小細胞肺癌,其中,92%的病友為非小細胞肺癌(肺腺癌、鱗狀細胞癌和大細胞癌),臨床觀察都與吸菸無關。由於肺癌早期症狀不明,不見得都會出現咳血或噁心、嘔吐、久咳不癒等症狀,等到發現不對勁時,多已是晚期。

晚期肺癌治療方式,包含化學治療、放射線治療、標靶治療等,其中,對於晚期非小細胞肺癌,可評估考慮採用標靶藥物治療,建議進行完整的基因篩檢,確認型別、給予合適的治療,就能有效控制病情!

隨著醫藥的進步,標靶藥物選擇越來越多,但唯有透過基因檢測,才能找到合適的藥物。林聖皓表示,因為癌症致病基因眾多,導致病友的腫瘤生長不盡相同,而不同基因的發現有不同的標靶藥物可使用,建議應進行EGFRALKROS1基因檢測,瞭解自己的基因型別,使用相對應的標靶藥物治療,才能控制病情。

他進一步說明,過去病友較熟悉的基因是EGFR(表皮生長因子接受器),它與癌細胞的生長分化、侵犯性及存活相關;近年來還發現了ALK(間變性淋巴瘤激酶)基因,ALK基因在正常情況下應處於「休眠」狀態,但在ALK陽性的肺癌中,ALK基因錯位後會與其他基因(EML4)融合,所產生的融合蛋白就會導致癌細胞形成、增生及轉移。

林聖皓說,其中EGFR陰性患者,5~10%機會為ALK陽性,根據研究顯示,ALK陽性的癌友確診後,第一線就使用ALK標靶藥物治療,患者的中位數存活期可達到4~7年不等,疾病無惡化存活期可達10.9個月,較使用化療多出3.9個月。若因病情需要再使用二線標靶治療,整體疾病無惡化存活期可達到20個月,且能降低治療副作用、提升生活品質。

林聖皓指出,研究資料顯示,一般肺癌患者平均年齡約66歲,其中ALK基因變異患者平均年齡為52歲,相對年輕,且ALK基因變異較常被發現在從不吸菸,或是輕度吸菸的患者身上。

隨著不同基因的發現而有不同的標靶藥物可因應使用,使肺癌正式進入「個人化治療」時代,林聖皓呼籲,病友應積極透過基因檢測找出致病基因,協助自己與醫師討論治療策略,及早使用標靶藥物、提升治療成效,積極對抗肺癌!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