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剖腹產為什麼會沾黏?

有一名45歲曾經剖腹產的媽媽,在生第一胎時,經由家中女性長輩提醒術後沾黏後遺症的風險,於是主動請醫師在縫合傷口前置入纖維素防沾黏貼片,但由於纖維素貼布的面積較小,較不適合用於大量出血的傷口,且材質無法被人體自行吸收,造成第二次剖腹產時,沾黏的很嚴重,必須先把沾黏組織剝離,才能順利把胎兒取出,也因此增加手術困難度,延長超過一倍的時間,媽媽及胎兒在生產過程中的風險可想而知!第二次剖腹產時,手術縫合前改用最新的玻尿酸材質防沾黏貼片,多年後因子宮肌瘤問題到醫院進行手術,此次沾黏狀況大幅改善,也順利完成切除。

國內女性近年普遍晚婚晚生,高齡產婦罹患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壓的風險相對較高,體力也不如年輕產婦,自然產通常需時10小時以上,對於母親與孩子都是負擔,因此臨床醫師基於安全考量,多會與產婦商量是否採取剖腹產。

根據國健署統計,2014年全台剖腹產7萬6611人,剖腹產率達36.2%1,為世界衛生組織公布全球剖腹產率第二高2,有那麼多媽媽選擇剖腹,卻對於剖腹產常見的「沾
黏」後遺症,經常一知半解,在門診上常見的疑問有:

1.剖腹產為何會造成沾黏?

手術中只要有傷口就會造成沾黏,剖腹產是在腹部與子宮各切開一刀取出胎兒,手術過程會讓原本包覆在器官做為隔離組織的保護膜遭到破壞,人體裡有自動修復的機制,所以這層保護膜在傷口產生的7天內會慢慢復原及重新生長,而沾黏就是發生在保護膜復原的過程中,讓子宮、腸子與周邊的組織黏在一起,有些會有肚疼、腸沾黏等後遺症,嚴重可能造成不孕,甚至要再次手術切除已壞死的腸子。

2.剖腹產發生沾黏的比例高嗎?

傷口越大,沾黏發生率越高,剖腹產大約會有長達9至12公分的傷口,是相當大的傷口。根據臨床統計發現,初次剖腹產導致子宮、膀胱與腹部沾黏的比例為46%,第2次剖腹產更高達75%3,沾黏後遺症的風險對剖腹產為不容忽視的。

3.剖腹產的女性該如何預防沾黏?

目前臨床上常用的預防沾黏方式有2種:

※水溶液:放入體內後會慢慢吸收,但因為是液態狀,容易有腹脹的感覺,而且液體可能在腹腔內流動,不易固定在傷口上,因此預防沾黏效果比較有限。

※玻尿酸貼片:用貼片更能固定面積較大的剖腹產傷口,因此預防沾黏效果較好,同時搭配人體原本就有的組織成分玻尿酸材質,親膚性佳,會被人體緩慢吸收,使用後不會殘留體內。

4. 防沾黏貼片是要術前還是術後貼?

防沾黏貼片是醫師在術中時放置的,主要是在傷口復原的7天期間做為隔離組織的貼片,有點類似防火牆的效果。防沾黏貼片在體內停留7天後就會由人體自行吸收,不需要另外再開刀取出。由於術後無法再做任何預防沾黏的措施,因此,醫師也特別呼籲有準備要進行剖婦產的準媽媽們,在術前與醫師的溝通是關鍵,不要等到術後沾黏發生時造成腸沾黏、甚至腸阻塞需再次開刀切除壞掉的腸子而得不償失。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