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夏季防濕 消除水腫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區林森中醫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吳修安表示,中醫認為長夏應脾,養生著重於脾土的顧護。黃帝內經有寫道,飲入於胃,游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併行,要消除水腫,就要從最關鍵的脾著手,其次才是肺與腎。

圖片來源:by photostock from FreeDigitalPhotos.net

中醫講求預防,在治療之前,應該先審視自己的生活習慣,五勞七傷中,久坐傷肉,肉對應於脾,生活習慣中,是否過於安逸,久坐少動。另外,大飽傷脾,飲食是否暴飲暴食,常常集中於一餐攝取。是否經常飲用冰冷之物,脾腎之陽氣乃是推動水液代謝的根本,喜喝冰冷,會耗傷脾腎之陽氣,引起水液的代謝異常,最後發為水腫。

《總結生活習慣》
1. 缺乏運動
2. 暴飲暴食
3. 過食冰冷
4. 嗜鹹如命

治療部分,利水之道無他,發汗利小便而已。

《穴道》
1. 水分穴:位於肚臍上方1個大拇指寬處。適度按壓水分穴,有助於消水腫、促進新陳代謝,可避免食用冰飲造成氣血循環不佳和肥胖問題。
2. 陰陵泉:位於小腿內側,脛骨內側髁後下方凹陷處。有助於消除下半身的水腫。

《食物部分》
1. 薏仁:利水滲濕,又能健脾消腫。
2. 紅豆:可以煮成紅豆水,不用吃料,一公升的水,一把紅豆,不加糖,煮沸20-30分鐘,即可服用。
3. 冬瓜:性質偏寒,長期慢性腹瀉的人不宜多服。
4. 車前子茶:本身具有利尿功能,又可治療高血壓,泌尿道感染,大約用10克車前子用熱水沖泡成一杯,直接飲用。
5. 薑絲絲瓜
本文作者: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 中醫科 吳修安 主治醫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