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你是骨質疏鬆症高危險族群嗎?

「台灣預防保健協會」理事長趙順榮藥師呼籲:隨著人類壽命的延長,「骨質疏鬆症」已是全球第二大的重要流行病,僅次於心血管疾病。其後果是發生各部位之骨折,最容易發生骨折的部位為手腕骨、股骨、及脊椎骨,此外,骨質疏鬆症的患者,身高會變矮一些,有些患者會有嚴重的駝背現象,使頭部低垂到胸部,脊椎骨的壓塌,會壓迫到脊神經,造成肌肉無力、疼痛。 


骨質疏鬆症影響健康? 

2012 年依內政部統計我國兩性壽命平均為79.5 歲,男性為76.2 歲,女性為83.0 歲。大約有三分之一的台灣女性在一生之中會經歷一次脊椎體、髖部或腕部之骨折;男性也約有五分之一的風險。依健保紀錄,發生髖部骨折的老人,一年之內死亡率女性約為15%,男性則高達22% 。死因仍因骨折後長期臥床引發之“感染併發症?為主。

年過五十歲後,骨質每年平均流失2%:

「骨質疏鬆」的定義是骨質減少或流失,造成骨質鬆脆,其症狀包括:身高變矮、駝背及腰酸背痛,嚴重的會有骨折的現象。成年人自35歲開始,即因骨骼中骨質損耗速度較快,使鈣質逐漸流失,尤其是停經後女性或55歲以上男性,在沒有足量鈣質補充下,骨質密度漸漸降低,骨骼內因而佈滿孔隙成疏鬆狀態,至年老時,骨骼硬度減弱,骨壁變薄而縮短,以致無法承受身體重量而產生彎腰駝背甚至骨折現象,在不同年齡骨質吸收和形成的速度不同,一般年過五十歲後每年會有2%的骨質流失。

哪些人是骨質疏鬆症高危險族群?

趙藥師表示:東方人及白種人、老年人;吸煙、飲酒過量、咖啡或茶過量者;飲食偏高蛋白者;更年期後婦女、或是切除卵巢的婦女;長期臥床、缺乏運動者;懷孕期鈣質補充不足,不喝牛奶之婦女、長坐辦公室者、少曬太陽;長期服用某些藥物,如類固醇、利尿劑、抗凝血劑、抗癲癇藥物及常吃含鋁之制酸劑(胃藥);患有肝病、腎病、糖尿病、腎結石、高血鈣、甲狀腺機能亢進、副甲狀腺機能過盛、風濕性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者,都是骨質疏鬆症高危險族群。

如果人體缺「鈣」會引起何症狀? 

如果人體缺「鈣」,除了會有骨骼、牙齒成長發育的問題,以及骨質疏鬆症、軟骨症外,還會有過動、亢奮、神經質(鈣可安定神經系統)、心跳過快(鈣可幫助心臟肌肉調節訊號)以及體液濃度失衡的問題。

趙藥師表示:一般常說「想長高」要多喝牛奶補充鈣質,其實,喝牛奶主要是補充「蛋白質」,而非「鈣質」。您可能會有疑問,到底「長高」跟「蛋白質」、「鈣質」之間的關係是什麼?蛋白質,能合成生長所需的「生長激素」,幫助孩子生長; 鈣質,主要功能在強化骨骼。

「那長高僅需補充蛋白質就夠了嗎?」其實,除了蛋白質的攝取,足夠的維生素、礦物質及熱量也是相當重要的。這些成分能讓蛋白質被充分運用在製造生長激素,而非當成能量來源,甚至變成脂肪。因此,建議喝牛奶時可搭配餅乾、麵包、饅頭、等澱粉類食物,使蛋白質能有效的被利用。

骨質疏鬆症要如何預防?

趙順榮藥師提醒:骨骼的保健有兩個重點,(一)適量的運動,可以刺激骨骼,增加骨骼肌肉的血流量,使骨骼得到充分營養;(二)均衡的營養,可以讓身體得到足夠的鈣質;在日常飲食中多食用一些高鈣食物,如髮菜、黑芝麻、紫菜、小魚乾、牛奶、豆類製品、綠色蔬菜等等。

適當的負重運動,如慢跑、騎腳踏車、太極拳、散步、爬樓梯、健行等,也能增進骨質,預防骨質疏鬆症,尤其是從事戶外運動,讓人體經由陽光照射自動合成維生素D,將有助於鈣質的吸收;同時運動可強化造骨細胞骨骼的耐受力,促進骨骼血流量,進而提高骨密度;而運動除了可增加骨質、肌力及關節柔軟度外,也能改善身體的協調能力,進而減少跌倒發生的機會和傷害。

選擇鈣片應注意什麼?

美國食品與藥品管理署(FDA)於1982年4月在FDA的Drug Bulletin(官方公佈欄)鄭重警告鈣質補充劑重金屬污染的危險,包括生物來源鈣(natural organic source)及天然礦石來源鈣(rock mineral source),都可能有鉛污染的風險!尤其是乳幼嬰兒、兒童、孕婦、授乳婦及老年人必須特別小心,應慎選「品質」攝食,建議您可向專業藥師、營養師、醫師諮詢。
本文作者:趙順榮藥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