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代謝症候群與心血管疾病

血管疾病多年來都是國人主要死因之一,衛生署所公佈國人死因排行榜僅次於癌症,且罹病年齡層有下降趨勢。而造成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便是動脈粥狀硬化,俗稱動脈硬化。動脈硬化的發生主要是因為血管內皮細胞損傷及功能失常,若持續進行則形成動脈粥狀硬化塊,而這些病變,也可發現於20歲不到的年輕人,所以動脈硬化並非中、老年人的專利。

如動脈硬化塊逐漸增大,將造成動脈阻塞及狹窄之症狀,若動脈粥狀硬化塊不穩定而破裂時,將引發血管內血栓形成,並引發危急病症,如急性心肌梗塞及梗塞性腦中風。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險因子有高膽固醇血症、高血壓、糖尿病、抽煙、年紀大。肥胖亦被視為重要危險因子,尤其糖尿病患者不僅容易產生全身性血管病變,也會促發胰導素阻抗作用,影響血糖、血脂肪的代謝,損傷血管內皮細胞功能,引發動脈硬化反應。

在2001年公佈的美國國家膽固醇教育計畫中,已將糖尿病患者視為已得了冠心症。美國心臟學會更將肥胖認定為冠心症的主要危險因子,因為肥胖常與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症、胰導素阻抗症候群並隨發生,因此需要更積極地控制體重。

代謝症候群定義是:

1.高密度膽固醇男生小於40mg/dl、女生小於50mg/dl。

2.三酸甘油脂大於150mg/dl 。

3.血壓值收縮壓大於或等於130mmHg、舒張壓大於或等於85mmHg 。

4.空腹血糖值大於或等於110mg/dl 。

5.腰圍男生大於90公分、女生大於80公分。

這五項中符合三項以上則稱為代謝症候群病人。這類病人即便是年齡很輕卻很可能引發高血壓、糖尿病、肥胖及高血脂症,造成動脈硬化疾病,必須儘早防治。因此,目前對代謝症候群病人的治療,首要之務是體重控制和運動。

動脈硬化疾病可說是現代人的文明病,也是現代人的主要殺手之一。動脈硬化的演變是在不知不覺中持續進行,甚至從年輕時便已開始,但疾病的發生卻是突發的心肌梗塞或腦中風,常讓當事人及家屬措手不及,造成家庭悲劇。因此,代謝症候群的出現,不只提醒醫師注意心血管疾病的全面性問題,也提醒民眾,預防心血管疾病,不只要注意血脂、血糖、血壓並且要控制體重,力行健康的生活。
本文作者:仁愛醫院心臟內科 張文芳主治醫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