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更年期的中醫療法

女人平均的停經年齡是四十九歲至五十歲,前後約一年左右,月經混亂不規則的時期,即是一般俗稱的更年期。這段期間,常出現熱潮紅、盜汗、及陰道乾澀等雌激素缺乏症狀。更年期前後,大約有三成左右的婦女,在心理情緒方面,有輕重程度不一的轉變或不適,例如,失眠早醒、惶惶不安、煩躁易怒、沮喪憂鬱、胸悶心悸、無緣無故緊張害怕、恐慌焦慮、胃口變差、提不起勁、體力變差、對未來悲觀、擔心老化、害怕獨處、沒有安全感、記性變差或是注意力不集中等。

依衛生署的統計資料顯示,台灣婦女的平均壽命已經超過七十七歲,那麼可以說婦女的一生中約有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的時間是在更年期後度過的,因此,如何讓婦女們能健康愉快的渡過更年期及更年期後的歲月,是值得我們努力的課題。

在中醫的古籍裡,漢朝《內經》之〈素問˙上古天真論〉中有關婦女成熟的過程,曾提到「七七任脈虛,太衝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七七指的是四十九歲,這表示婦女們在四十九歲左右,月經停止乃是正常的生理現象,而「天癸竭」(也就是卵巢衰退之意)則是引起更年期症候群和衰老的重要原因。

另外〈素問˙上古天真論〉中也提到「二七天癸至,任脈通,太衝脈盛,月事以時下…」意思是說天癸在衝任二脈的共同作用下才能維持正常的月經,這提示停經前的月經紊亂,是天癸將竭與衝任關係失調所致。而中醫認為腎與天癸的關係非常密切,天癸藏於腎,其發育和功能有賴於腎氣,而腎氣又是腎陰在腎陽的溫煦生化下所產生的,故腎之陰陽乃天癸發育的必要條件,而中醫的理論中,肝、脾、腎三者的關係也是非常密切,此三臟與內分泌系統有關,而腎更是直接影響著內分泌系統、泌尿生殖和免疫系統的活動,所以中醫認為腎虛乃是引起更年期諸症的根本原因,但在補腎的同時也要考慮到其他臟腑的見證。

更年期症候群既然是由於內分泌環境的改變所引起的人體各方面的變化,那麼就中醫的處理上我們認為透過調整人體內在臟腑的功能,使各臟腑能保持各方面的相對平衡,讓人體逐漸適應內分泌環境的改變,並藉由此過渡期的調養使機體達到一個穩定的、高平衡點的體能狀態,以適應另一個新的內分泌環境,這樣不但可以減輕更年期不適的症狀,又可以藉體內由一個平衡過渡到另一個平衡點的同時達到調養身體的目的,使婦女們可以健康而愉快的渡過後半輩子。至於中醫的處方及辨證略述如下:

處方:

1. 腎陰虛以養陰滋腎為主,多選用六味地黃丸、知柏地黃丸或左歸丸加減 。

2. 腎陽虛以溫陽補腎為主,多選用八味地黃丸、右歸丸或二仙湯加減。

3. 心腎不交以滋陰降火交通心腎為主,多選用黃連阿膠湯或交泰丸、大補陰丸加減。 

4. 心脾兩虛者以健脾養心安神為主,多選用歸脾湯加減。
 
5 肝腎陰虛者以滋腎養陰、平肝潛陽為主,多選用杞菊地黃丸合加味逍遙散加減。 

6. 脾腎陽虛者以溫腎健脾為主,多選用四君子湯合右歸丸加減。
本文作者:行政院衛生署胸腔病院 王金鐸醫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