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認識「子宮頸癌前病變」



認識「子宮頸癌前病變」

 

 

 定義:

  以往「子宮頸癌前病變」(CIN)稱為「子宮頸細胞化生不良」(Dysplasia),不過現在大多用「子宮頸癌前病變」來稱呼,用來指子宮頸鱗狀上皮細胞快要變成癌症的狀態,也就是可能在一段時間以後會發展成子宮頸癌。

  

分類:

  「子宮頸癌前病變」依照嚴重程度分為三級,第一級是最輕微,第三級是最嚴重。




分類


代表意義




「子宮頸癌前病變」第一級 (CIN 1)


一種低度細胞病變,在顯微鏡下可以看到整層上皮的三分之一有不正常的細胞變化。




「子宮頸癌前病變」第二級 (CIN 2)


一種高度細胞病變,顯微鏡下可以看到整層上皮的三分之二有不正常的細胞變化。




「子宮頸癌前病變」第三級 (CIN 3)


也是一種高度細胞病變,顯微鏡下可以看到整層上皮有三分之二以上有不正常的細胞變化,以往稱為「原位癌」。




 

 

發生率:

  在每一年接受抹片的女性中,「子宮頸癌前病變」第一級 (CIN 1)佔了百分之四,「子宮頸癌前病變」第二級 (CIN 2) 和「子宮頸癌前病變」第三級 (CIN 3)共佔百分之五。




 

 

「人類乳突病毒」扮演的角色:

·       
很多研究都指出,經由性行為所傳染的人類乳突病毒,是子宮頸產生病變的主要危險因子。人類乳突病毒共有一百多種,人類受到感染的狀況十分普遍,即使只有過一位性伴侶,也有百分之二十感染的機會;百分之八十的婦女,在五十歲之前,都曾有過人類乳突病毒感染。不過絕大多數的感染都發生在年輕女生身上,但大多是暫時性的,而且沒有任何症狀。

·       
百分之八十以上受到感染的女性,會自動在兩到五年內消失,不會發展成為「子宮頸癌前病變」或是子宮頸癌。如果有正在進行中的感染,抹片有可能會出現「子宮頸癌前病變」第一級 (CIN 1)。人類乳突病毒有高危險群和低危險群兩種,高危險群病毒會導致「子宮頸癌前病變」和子宮頸癌,如果病毒消失,「子宮頸癌前病變」也會跟著消失。

·       
低危險型人類乳突病毒:不會造成宿主基因的改變,只會引起「子宮頸癌前病變」第一級 (CIN 1)和生殖器疣。

·  
高危險型人類乳突病毒:和「子宮頸癌前病變」第二級 (CIN 2) 和「子宮頸癌前病變」第三級 (CIN 3)有關,會進一步導致子宮頸癌發生。












治療方式:

 

「子宮頸癌前病變」的治療需考慮到以下幾項因素:細胞學嚴重程度、陰道鏡發現、子宮頸切片結果、患者年紀、患者是否可以定期回來追蹤、以及患者有無生育計劃。燒灼治療適用在較淺層或是較輕度的病變,例如冷凍療法、雷射燒灼。切除療法則適用在懷疑有深層侵犯的狀況,例如一般圓錐切片、雷射圓錐切片、環狀電燒切除術。

 




分類


治療方式




「子宮頸癌前病變」第一級 (CIN 1)


l  
自然消失的機率很高,進展到子宮頸癌的機率很低,一般建議定期追蹤即可。
l  
36個月定期追蹤抹片即可。
l  
如果陰道鏡檢查懷疑有更嚴重的病變,可以進行診斷性的圓錐切片。
 




「子宮頸癌前病變」第二級 (CIN 2)

「子宮頸癌前病變」第三級 (CIN 3)


l  
自然消失的機率很低,進展到子宮頸癌的機率很高,需要積極處理。
l  
以環狀電燒切除術為主,在門診即可進行,併發症低,成功率高。
l  
如果懷疑有深部侵犯或是原位腺癌,則以一般圓錐切片為主。
l  
復發率約百分之五到十七,尤其有下列狀況時,復發機率更高。
(1)        
病變表面積超過子宮頸三分之二以上。
(2)        
有子宮內頸腺體侵犯。
(3)        
標本邊緣有侵犯。
(4)        
有持續性的人類乳突病毒感染。
l   接受過治療後,每三到六個月仍要持續追蹤抹片。




 

 

治療之後會不會影響生育能力:

·       
接受治療對於大部分的婦女,並不會影響其生育能力。

·       
接受過圓錐切片的極少數患者,有可能會造成子宮頸口狹窄。

·       
接受過圓錐切片的患者,第二孕期的流產風險會稍微增加。

·       
相較於環狀電燒切除術,一般圓錐切片較容易造成早產,因而增加新生兒的死亡率。

·       
對於將來有生育計劃的女性,對於治療方式需要審慎評估。對於輕度病變或是病變面積不大的患者,可以考慮使用燒灼治療,盡可能不要使用一般圓錐切片方式。

·       
懷孕婦女如果以往接受過子宮頸切片手術,產檢時應主動告知產科醫師,可以視情況採取避免早產的措施,但不需每位患者皆要接受進一步的子宮頸環紮手術。

·       
接受過一般圓錐切片的孕婦,產檢期間需用超音波監測子宮頸長度。 至於接受環狀電燒切除術的孕婦,則不用追蹤子宮頸長度。




 

接受過治療後的注意事項:

l  
回家需注意陰道出血情形,一般會有少量出血(3 5)有百分之五到十的患者,在手術後714天會有延遲性出血。若有持續出血或大量出血應立即就診。

l  
術後12天內宜多加休息,兩週內應避免劇烈運動。

l  
不可提重物,可正常飲食,多休息。

l  
術後約有23星期會有分泌物增加的情形。若有異味及外陰搔癢、灼熱情形或合併腹痛、發燒,請回門診治療。

l  
手術後約6
本文作者:沈煌彬醫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