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皮膚總是奇癢無比,應注意肝功能是否正常!

「我最近幾個月皮膚都會癢,常起這些疹子,是不是肝不好?」這是皮膚科門診常會被問及的問題。

體內毒素被『激』出來後造成疹子是一般大眾常有的想法,而肝又是代謝營養及藥物與解毒的器官,且中醫理論常會將皮膚症狀與肝臟多所牽連,以致皮膚出問題時,病人常會自然而然地會想到自己的肝是不是有問題,以致無法代謝排毒,進而造成皮膚問題。

「癢」是皮膚病最常遇到的症狀,這種感覺的生理機轉及神經傳導物質很複雜, 至今醫學界依舊未能窺得全貌,仍須深入研究,如果將它全然推給肝不好,在醫學上是很不嚴謹的說法,畢竟很多皮膚癢或起疹子的病人,他們大部分肝都是正常的。

肝疾病引起的常見皮膚症狀有搔癢、黃膽﹝皮膚變黃﹞、皮膚顏色變黑、蜘蛛狀痣、手掌紅斑 、黃斑瘤、紫斑、皮膚紋、男性第二性徵如臉毛、胸毛、陰毛變得稀疏、男性女乳症、青春痘、腮腺腫大、下肢水腫、指甲變化,不過這些症狀並不是每個肝炎或肝硬化的病人都會出現,它們的出現也不能用來判斷肝功能失調的嚴重與否,同時這些症狀都是非特異症狀,也就是說並不是肝出問題才會特有的皮膚症狀,一些跟肝無關的其他系統出問題,也有可能會出現這些症狀,例如健康的小孩、甲狀腺亢進或懷孕時也有可能出現蜘蛛狀痣;甲狀腺亢進或懷孕時也會有手掌紅斑的現象;腎上腺功能不足或腦下垂體腫瘤也會使皮膚顏色變黑。

肝炎是肝臟受到病毒感染或因為藥物、化學物質傷害而引起肝細胞發炎、壞死的現象,而病毒肝炎盛行更是台灣地區肝病的主因與禍首,因此為了減低肝硬化與肝癌的罹患率,肝炎的防治與治療實為當務之急。

不同型的病毒引起的肝炎系統症狀都很類似,如疲倦無力、食慾降低、噁心、肚子痛、尿呈茶褐色,以致無法單從臨床症狀去分辨肝炎類型,仍需用血清測試來判斷何種型的肝炎。

至於皮膚症狀方面也是不能作為肝炎的診斷依據,只能參考與輔助,如皮膚紋可發生在任何原因引起的慢性肝炎,廣泛的丘斑疹、蕁麻疹或小出血點可能在肝炎早期伴隨關節痛發生,而冷球蛋白血症、多發性結節動脈炎、兒童丘疹性肢端皮膚炎及似血清病症候群,則是醫學研究報告上會與B型肝炎特別相關的四種皮膚病;冷球蛋白血症主要會造成紫斑的發生,兒童丘疹性肢端皮膚炎則是許多好發在臉及四肢、外型一致、散在的小紅色丘疹,不痛不癢,常在數週後痊癒,似血清病症候群則以蕁麻疹為主要表現,這四種皮膚疾病也都有可能造成皮膚的血管損傷,進而造成皮膚紅斑、膨疹、紫斑 、甚至壞死。

而與C型肝炎特別相關的皮膚病,則有冷球蛋白血症、遲發性皮膚紫質病、多發性結節動脈炎、蕁麻疹、扁平苔癬、多形性紅斑、結節性紅斑,雖然這些皮膚病跟B、C型肝炎有相關,但並非絕對會相伴發生,因此在台灣地區,國人還是要做下列檢查來確保自己的肝臟正常:肝功能檢查、肝炎病毒標記檢查、C型肝炎抗體檢查、血清中甲種胎兒蛋白檢查、腹部超音波檢查,至於肝癌轉移到皮膚,在文獻報告中,約佔所有肝癌的1%,可以說是相當罕見。倒是有些皮膚癌,如黑色素瘤、鱗狀細胞癌、卡波西氏肉瘤,有時會轉移到肝臟。

最後提醒民眾的是,千萬不要隨意亂服用所謂的「秘方」或「偏方」和成份不明的藥物,想增加排毒能力,以治療皮膚病,結果常常適得其反,反而增加了肝臟的負擔,造成不必要的傷害。因此最好還是請醫師詳細檢查,早期診治,予以正確治療。


新聞資料來源:天主教耕莘醫院
本文作者:天主教耕莘醫院 楊志雄醫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