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內科第80953號健康諮詢
返回上一頁-
患者信息: 女 38歲
八個月了
川崎症
我的孩子吃了八個月的溫克痛(阿斯匹靈)每天一顆100g,我想請問吃這麼久對身體會不會有影響,我該注意什麼嗎,有網友看到我之前在這裡問的問題所以給了我兩封信,都說吃阿斯匹靈不好,並建議我讓孩子吃他們所推薦的東西,讓我很擔心,可以告訴我該怎麼辦嗎(以下是我收到的訊息)
川崎氏症,又稱為急性發熱性皮膚黏膜淋巴結症候群,急性全身性血管炎,會侵犯動脈血管導致冠狀動脈病變瘤,引發心臟的合併症。
川崎氏症,人體是有辦法進行自我修復,可藉由Ca-CAN(攜鈣素CAM)的方法根本預防併發症及真正改善消除症狀。
如附件中有相關的使用見證. << >>
(只要2~4個月內就可以自己感受症狀明顯改善驗證,至少每日3~4包)
*** (改善消除骨刺,腫瘤,纖維瘤,瘜肉,脂肪瘤及結石等都是不用開刀的方法).
請給自己機會瞭解Ca-CAN(攜鈣素CAM)(是蛋白質)產品,是有醫科學理論根據及驗證功效.
憂心的媽媽:
川崎氏症是一種全身性血管炎,尤易侵犯心臟冠狀動脈,引起血管瘤,導致生命危險。
但阿斯匹靈呢?
以下文章提供妳參考
我們是美商唯愛公司-產品只有一種-純天然原生果液
主要功效抗發炎,抗氧化,抗衰老,對妳的孩子有最好的幫助.
吃阿斯匹靈能預防中風也是藥廠自己在講的。
之前說吃阿斯匹靈可以預防心臟病的論調,美國最有權威的AMA機構已經承認測試失敗,
且阿斯匹靈的副作用就是胰臟癌,還會造成內出血和動脈剝離,
邵曉玲女士因為長期服用阿斯匹靈,才會導致在受傷後難以止血,
您說這種藥可以吃嗎?!
以下是倪院長對阿斯匹靈的相關論述,提供給各位一起閱讀。
*******************************
**********************************************
常吃阿斯匹靈 輕跌內出血
婦為防中風服藥 凝血差險送命
【許佳惠╱台北報導】服用具抗凝血作用的阿斯匹靈類藥物,已證實能預防中風和心肌梗塞,但若不慎碰撞、跌倒,則得小心內出血!一名老婦因曾中風,吃預防性用藥阿斯匹靈達三年時間,日前不慎跌倒撞上機車停車格護欄,竟因此腸繫膜大出血,緊急手術才撿回一命。醫師提醒,服用阿斯匹靈易有出血性併發症機率,須定期監控凝血指數、輕微碰撞也別輕忽內出血危機。
小心至上
接獲此個案的三總外科醫師施銘朗表示,據文獻統計,長期使用阿斯匹靈造成出血性併發症機率為百分之五到四十八,用藥者平常即應避免受傷,以免流血不止。
肝脾最容易受傷
施銘朗表示,上述的七十三歲老婦,每天吃一百毫克的阿斯匹靈預防二度中風,日前到百貨公司因不慎跌倒,腹部直接撞上凸起的停車格護欄,但肚皮沒瘀青也沒破皮,僅額頭輕微擦傷,數小時後頭暈站不穩才送急診。
原以為只是輕微腦震盪,但老婦逐漸腹脹、腹痛、貧血,疑似內出血,緊急剖腹檢查發現,老婦的腸繫膜因受撞擊已破裂,並出現如拳頭大、約十公分大的血塊,緊急手術、修補破洞後,才撿回一命。
此外,他還曾碰過有位爺爺被奔跑的小孫子撞倒肚子,拖兩天才發現腹腔出血;也有爸爸讓小孩在肚子跳上跳下,造成腸破裂。施銘朗強調,腹部遭撞,肝、脾最容易受傷,若傷及大血管,數分鐘內就可能會大出血;傷及小血管,可能在兩天內有症狀。
因此腹部若遭撞擊,即使無外傷,但出現腹脹、心跳每分鐘大於一百下、站立時眼前一片黑等狀況,都應提高警覺。
劑量高出血率大
台北榮民總醫院神經內科醫師陳昌明表示,女性常吃阿斯匹靈可以預防中風,男性則可以預防心肌梗塞,但劑量應該每天在三百二十五毫克以下,劑量越高、出血的機會就越大;用藥者應該每個月監控凝血指數,並且應該避免吃有降低血液濃稠度的納豆等健康食品,同時還要注意消化道出血、胃潰瘍等副作用。
服用阿斯匹靈類藥物防中風及心肌梗塞須知
.應在醫師評估及處方下服用
.依不同狀況每天服用劑量在75~325毫克間,劑量越高、出血機會越大
.同時服用抗凝血劑者,應每月監控凝血指數
.避免同時服用有降低血液濃稠度的納豆類健康食品、深海魚油1天最多只服用1顆
.小心消化道出血、胃潰瘍等副作用
.手術前應先停藥至少1周
.不能與酒精並用
.腹部若遭撞擊,即使無外傷卻腹脹、心跳每分鐘大於100下、頭暈,應小心內出血
資料來源:三總施銘朗醫師、北榮陳昌明醫師
2007-02-12 18:50:02
-
王榮文 醫師 於 2007-04-03 18:48:38 回覆
阿斯匹靈是有很多副作用,也有其一定的治療功效,就看如何使用了,川崎症有些病人會發生冠狀動脈的病變後遺症,所以給予阿斯匹靈低劑量,是有預防冠狀動脈動脈瘤發生的必要性,當然藥物投予期間需注意其副作用,並定期追蹤心臟超音波。王榮文 醫師 於 2007-04-09 16:19:28 回覆
盡信網路資訊,不如無來的好...錯誤資訊百出..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原名皮膚黏膜淋巴腺症候群(Mucocutaneous Lymph node syndrome,MCLS),係由日本小兒科醫師川崎富作(Tomisaku Kawasaki),於1967年首次提出;迄今,雖然各種病理生理機轉,病程了解的很透徹,但真正的病因仍未明,一般認為是多因素與免疫功能有密切關係。目前診斷的標準是六個主要症狀出現五項或是四項加上出現有心臟冠狀動脈瘤(coronary aneurysm),即可確定診斷。好發於四歲以下的乳幼兒。六項主要症狀分別為(1)五日以上持續發燒(2)四肢末端的變化:急性期:手足硬性浮腫、掌蹠或指趾先端的紅紋。回復期:指趾部膜樣、落屑、肛門周圍可見脫皮現象。(3)不定形發疹。(4)兩側眼球結膜充血。(5)口唇、口腔所見:口唇發紅、草莓舌,口腔咽頭粘膜呈瀰漫性發紅。(6)急性期出現非化膿性淋巴結腫脹(大於1.5公分)。 3)有關川崎病的資訊,可上馬偕醫院網站查詢.(www2.mmh.org.tw) 保健園地---小兒心臟科---常見的小兒心臟病--川崎病. Thanks! 請繼續回診請教你的主治醫師.
王榮文 醫師 小兒內科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