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經前症候群的自療

A:

經前症候群是一種身心症,是指在月經前一週左右出現易怒、焦慮、憂鬱、體重增加、愛吃東西、下腹及胸部腫脹等情況。約5至8成女生會有這方面輕、中度的困擾。本篇文章主旨在談簡易的自我處理方式。至於少數女性(3-8%),屬於較嚴重的“經前不悅症”,這些需要進一步之治療評估及藥物治療。

一般月經只要在23-35天左右,都算正常範圍。月經週期的算法如下:月經開始首日是週期的第一天,前面14天是屬於所謂濾泡期,第14天左右是為排卵日,濾泡期主要是以雌激素這種女性荷爾蒙為主。這段期間,一般並不會有經前症候群出現。14天後到下次月經來潮的這段後半週期,稱為黃體期。這時候黃體激素開始分泌,尤其在晚黃體期,就是月經來前7-10天(有些人只有2-3天),女性對身心內外壓力都特別敏感,就容易產生輕重不等的經前症候群症狀。

經前症候群原因錯綜複雜,可能是和黃體激素和雌激素比例失調有關。另外,營養不均衡(高脂肪或糖鹽過多)、維他命B6不足、甲狀腺內分泌失調、鈣質缺乏、身心壓力、睡眠不良、環境污染等,都可能影響經前症候群的表現。

經前症候群,一般發生在25-35歲間的女性,也不見得是每次月經週期均會出現。下面是一些易患經前症候群的危險因子,提供大家做自我檢測:

(1) 年齡25-35歲的女性,月經不規則者
(2) 體重起伏不定,飲食不均衡,有抽煙喝酒者
(3) 有特別身心壓力,長期缺乏運動者
(4) 曾懷孕,流產,或有產後憂鬱症
(5) 曾有憂鬱症或焦慮症,或婚姻關係不和諧者
(6) 母親或姐妹也有類似經前症狀者
(7) 吃避孕藥或荷爾蒙,無法忍受而極不舒服者

另外,有嚴重經前症候群或經前不悅症,日後產生產後憂鬱、更年期障礙、及各種身心情緒疾病的機會,也比一般人要高。若有這些情況,請接受醫師指示用藥治療一段時間,以防患未然。即使用藥治療,用的也是低劑量的抗憂鬱劑,藉由藥物短期調整體質,相當安全。一般建議每天服用2個月經週期(2個月左右),之後再改成月經前有症狀再服用即可。

很多經前不悅症特別門診的個案,會對藥物有些許排斥,而未規則服用。在女性經前症候群或經前不悅症仍未被重視的台灣,本特別門診進行中挫折不少,但是看到不少嚴重個案治療後的明顯進步,心中頗感欣慰。

婦女身心醫學在台灣,是未被開發的處女地。有人問:婦女身心醫學不過是將精神科的女性病患分開來看而已?但是女生纖細敏感的身心,一生各階段的週期性荷爾蒙變化,使女人之所以為女人;有她的痛苦,也有她的甜蜜。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2003-06-19 20:27:05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