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這篇文章其實比肌膚監測的學術論文(一)發表得更早一些。當時齊博士一直注意著保養品的成分、發展與保養品諮詢師的教育。我把肌膚監測的概念提給他,這是第一次合作;出現在「保養品發展的思考」系列中~保養品發展的思考(三)“保養品諮詢”中的“皮膚監測”
齊顯龍1,宋奉宜2
(1.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醫院全軍皮膚病研究所2.臺灣極緻皮膚專科診所)
【文獻出處】中國美容醫學, Chinese Journal of Aesthetic Medicine, 2011年01期
【摘要】隨著保養品的逐漸普使用,伴隨而來的是敏感皮膚發病率的顯著升高及保養品不良反應的逐漸增多。“皮膚監測”是近年臺灣宋奉宜逐漸提倡並發展起來的,主要在於檢測保養品使用前後和使用過程中的皮膚狀態變化,以指導正確的保養品使用,儘早避免保養品不良反應等的發生,具有重要的實用價值。為了有效避免保養品不良反應,做到正確護膚,在“保養品諮詢師”的指導下,正確進行“皮膚監測”非常必要。
【關鍵字】護膚品;皮膚監測;電子皮膚鏡;伍氏燈;保養品
近年來,隨著日用化學工業技術的進展,加之人們對於護膚、美容的要求,導致保養品的大範圍普及,表現為保養品的使用人群越來越多;與此同時,保養品行業的競爭的日益激烈,消費者面對複雜的產品、品牌、系列等很難做出正確的選擇,而盲目使用保養品可能導致保養品不良反應的出現,並在一定程度誘導或加重敏感皮膚的發生。當然“保養品諮詢醫師”【1】也缺乏有效的手段對消費者使用保養品後的皮膚狀況進行評價。近年來臺灣宋奉宜醫師宣導在保養品使用過程中的“皮膚監測”,有望能幫助消費者早期發現保養品使用中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做到及時停用不適產品並進行處理。
1.關注保養品成分的不足
目前保養品宣傳的賣點著眼于其中的成分,特別是功能性成分,例如美白成分中的“熊果苷、麴酸”、抗氧化成分“維生素C、E”【2】等等。幾乎每個廠家的產品均會出現宣傳的新成分、新配方、新專利或新名詞。對這些常用成分的瞭解和掌握有助於準確理解保養品的實際效果,使消費者不容易被廠家的“概念炒作”所迷惑,從而在一定程度做到理性消費。
由於保養品的成分非常繁雜,作為日用化工產品,中國《化妝品衛生規範》及其它多個國家均分別規定了可以用在保養品中的一些成分及濃度,如防腐劑、防曬劑等,但是對其他的基質成分及功能性成分並無明確規定,特別是目前保養品的主要成分,不僅僅在於常用的化工原料,而是包括了諸多天然植物萃取【3】、細胞因子、多肽、膠原蛋白等等成分,成分複雜而且來源廣泛,特別是《化妝品衛生規範》並未規定保養品中最高可添加成分的上限種類,也就意味著保養品廠家可以向其產品中添加很多的功能性成分,這一現象更多見於植物精華的添加方面。某些產品中有超過十數種植物萃取,如倩碧超凡嫩白精華露中含植物萃取有甘草萃取、酸棗萃取、海藻萃取、芍藥根萃取、柑橘萃取、梔子花萃取、牡丹根萃取、小黃瓜萃取、茯苓萃取、甘菊萃取、刺梨萃取、大豆萃取、紅花萃取、當歸萃取等。
植物萃取物多為數種物質的混合物,如甘草萃取含化學成分多達170多種,其中苷元45個,甘草黃酮類化合物106種,其中苷元73個。可以想像甚至廠家也未必能準確瞭解其中共有多少種化學成分、每種成分的具體濃度。需要關注的是,每種成分的生理學作用如何,對皮膚角質形成細胞的影響研究又是如何?除外這些複雜成分之間可能的作用,這些成分和基質成分、香料、防腐劑、表面活性劑等成分之間能否發生反應很難準確預測。部分保養品已經進行的臨床試驗,雖然證明保養品在治療疾病方面有效,但是確未能完全區分是其基質成分還是主藥的作用【4】。在保養品全成分標注後,廠家並未列出相應的濃度,某些時候貌似非常合理的成分組合,仍然可以導致保養品不良反應的出現。
臺灣邱品齊醫師等學者,最初關注保養品成分的功效方面,逐漸認識到保養品需要進行上市後監測(邱品齊醫師博客)。因此,在“保養品諮詢”中,雖然對主要成分、防腐劑等要給予關注,通過預先瞭解消費者可能過敏的成分,能在一定程度幫助消費者預防保養品不良反應的發生。但是僅僅瞭解保養品成分距離“保養品諮詢”的目的仍有差距。要預先發現保養品不良反應並採取正確的措施,“皮膚監測”具有重大的實際意義和理論價值。
2.什麼是“皮膚監測”
“皮膚監測”主要是指在保養品使用前、使用中,對使用保養品的皮膚局部進行定期檢查,主要方法是運用二項儀器:至少50X放大的電子放大鏡(數位皮膚鏡;digital dermoscopy)與伍氏燈(Wood’s light)。通過電子放大鏡放大皮膚局部,仔細觀察皮紋、皮溝及皮脊的分佈特點、角質代謝病態特徵、真皮混濁/透光程度、毛髮生長與殘存、色斑分佈/型態/消長等現象,局部炎症表現及血管擴張、血液滲出情況;以及伍氏燈下皮膚化學成分的顯色、分佈等,來監測個體皮膚對保養品使用後的反應。
“皮膚監測”的邏輯依據十分簡單:除急性接觸性皮炎外,保養品對皮膚產生的優、劣影響均不是急遽改變的。譬如使用某保養品一年後,皮膚產生某種改變,這種改變必然是逐日、漸次性的移變;而非使用一年後忽然出現。因此將皮膚影像放大50X,並且逐次、長期監控、紀錄與比較,可以在皮膚發生微細變化時及早發現,及早因應。
任何監測方式都有標準對照值,例如血糖監測,我們用的是“人群平均值”。然而“皮膚監測”的標準對照比較特別—因應每個人年紀、居住環境、種族、季節、使用產品、照顧等習慣的重大差異,我們選取了緊貼鎖骨下方內1/3處,靠近胸骨的皮膚作為每個人自己的“個人標準值”。也就是說,每一個人的皮膚“應當”如何,不是與他人比對(雖然也有“人群平均值”的皮紋、皮溝、皮丘等標準結構),而是與自己的胸口皮膚比對。如此可以準確地排除年紀、氣候…等干擾因子。
相較於過去,除急性接觸性皮炎等快速反應外,保養品對於皮膚的優劣影響,至少必須經過半年到一年的使用,使用者才能有些許主觀感受。“皮膚監測”提供了更快速、安全且可反復、多次操作的監控方式。依據監測者受訓程度的深淺,與保養品對皮膚影響的強弱,最快在使用錯誤保養品一至二周內、最慢三個月時間,監測者就可以發現保養品對皮膚是否有不良影響。即便此時尚無肉眼可見的保養品不良反應症狀或體徵的出現,監測者還是可以藉由科學監測,有效預防保養品不良影響的惡化。
反之,如果不使用“皮膚監測”程式,等保養品導致的不良影響逐漸加重,到消費者出現明顯紅斑、瘙癢、乾燥、燒灼時,保養品不良反應對皮膚的傷害已經很明顯。消費者面臨的不僅僅是個體美觀狀態的影響,還需要進行有效治療措施,增加個人負擔的同時,還會和銷售產品廠家出現糾紛。
通過有效“皮膚監測”,以及原先所使用保養品的停用,甚至是替換,可以漸漸觀察到皮膚狀態的改善。保養品使用過程中通過正確的皮膚檢測,明確保養品使用前後皮膚的變化情況,有助於確定是否繼續使用或者更換保養品。
3.“皮膚監測”的具體方法和步驟
目前宋奉宜醫師進行“皮膚監測”主要使用50X的放大照相儀器與伍氏燈,後者尚無法做電子紀錄。
50X電子皮膚鏡應用於皮膚科已有多年歷史,之前只應用于皮損的檢測【5~13】。伍氏燈的應用也局限于皮損發現或黑色素誘發【14~18】。然而經過長期對正常皮膚50X放大結構與化學組成的觀察,我們可以歸納出一些皮膚生理與病理變化的特徵。通過獲取面部皮膚照片,並對放大的照片與皮膚化學物質分佈狀態進行判讀,進一步獲取皮膚狀態的相關資訊。50X的電子放大鏡有正常光線與偏振光;而採用放大的Wood’s燈作為皮膚功能的檢測,同時反映保養品對皮膚作用。
一般推薦的監測時間為新保養品的使用前、使用後1周、2周、4周,在保養品使用過程中需要每一個月監測一次。如果面臨季節、生活環境變化導致需要更換產品的話,則建議繼續使用前、使用後1周、2周、4周的週期性監測。
4.醫界學習與推廣“皮膚監測”的必要性
雖然“皮膚監測”開展的時間比較短,但是其在保養品正確、合理使用及對於早期發現保養品不良反應中的意義,非常有必要深入開展及普及。
有別於醫師對於保養品成分的學習,實際操作“皮膚監測”可以避開上述紛雜、難解的作用、副作用、成分相互影響、不純物等誤區。並且由於實際的皮膚反應/細胞結構變化,操作者可自行發現某些尚未被報告或紀錄的現象與反應,補足現今保養品成分科學可能忽略的、未知的成分-皮膚相對反應。
另外,透過“皮膚監測”的學習與推廣,實際操作者因此將”保養品成分學習”退居到輔助地位。藉由更直觀地觀察與發現皮膚反應,以及數位照片的存檔、歸類,教育者與學習者更容易監控、溝通”保養品諮詢”相關學習科目,使得原本非常龐雜、困難的”保養品諮詢師”教育,變成容易推廣的、實際可執行的教學科目。
消費者通過即時的“皮膚監測”,能與保養品諮詢師產生良好互動,有效溝通保養品之使用習慣、方式、效果與不良反應等。”微細病徵”的偵測,更可以有效地、早期地防止保養品不良反應的發生。專業“保養品諮詢師”也可以教育消費者“皮膚監測”相關知識,共同討論正確的、安全的產品與使用手段,從而做到國民健康維護。
至於”保養品成份學習”部分,則有待有興趣進一步研發保養品的醫療人員,在“皮膚監測”的指導下,做更好的、科學性的系統研究。
在保養品長期使用效率、安全、不良反應等狀況尚無法清楚監控的現狀下,發展“保養品使用皮膚監測”,可以補足醫界保養品使用教育、診斷及諮詢的不足、更好地與消費者溝通保養品效能、安全與不良反應的實體證據。
除此之外,甚至是醫學美容儀器與療程的使用,“皮膚監測”也可以起到同樣監測效能、安全與不良反應的重大效果。這是我們認為必須推廣“皮膚監測”的理由。
參考文獻:
【1】齊顯龍,高劍,劉嵐,等.保養品諮詢系列講座(一)- — 概述. [J]中國美容醫學雜誌,2008,17(12):1810—1811.
【2】齊顯龍,劉玲,劉嵐,等.“藥妝品”系列講座(三)一維生素與藥妝品.[J].中國美容醫學雜誌,2008,17(8):1218—1219.
【3】BAUMANN LS. Dermatologic Therapy. 2007, (20):330–342
【4】吳豔,杜麗霞,陳璨,等. 含馬齒莧及牛油果樹提取物保養品對乏脂性濕疹臨床效果觀察[J]. 臨床皮膚科雜誌.2009,38(6):349-351.
【5】Kittler H, Pehamberger H, Wolff K, Binder M. Use of digital dermoscopy to monitor melanocytic lesions: risks and benefits. J Drugs Dermatol. 2003 Jun;2(3):309-11.
【6】Kittler H, Pehamberger H, Wolff K, Binder M. Diagnostic accuracy of dermoscopy. Lancet Oncology 2002; 3(3):159-65.
【7】Dawid M, Binder M, Pehamberger H, Wolff K, Kittler H. Evaluation of the ability of patients to identify enlarging melanocytic nevi. Arch Dermatol Jul 2002; 138(7):984-5.
【8】Kittler H, Pehamberger H, Wolff K, Binder M. Follow-up of melanocytic skin lesions with digital ELM: patterns of modifications observed in early melanoma, atypical nevi, and common nevi. J Am Acad Dermatol 2000; 43(3):467-476.
【9】Menzies SW, Gutenev A, Avramidis M, Batrac A, McCarthy WH. Short-term digital surface microscopic monitoring of atypical or changing melanocytic lesions. Arch Dermatol Dec 2001; 137(12):1583-9.
【10】Kittler H, Binder M. Risks and benefits of sequential imaging of melanocytic nevi in patients with multiple atypical nevi. Arch Dermatol Dec 2001; 137(12):1590-5.
【11】Elbaum M, Kopf AW, Rabinovitz HS, Langley RG, Kamino H, Mihm MC Jr, Sober AJ, Peck GL, Bogdan A, Gutkowicz-Krusin D, Greenebaum M, Keem S, Oliviero M, Wang S. Automatic differentiation of melanoma from melanocytic nevi with multispectral digital dermoscopy: A feasibility. J Am Acad Dermatol. 2001 Feb;44(2):207-18.
【12】Grimaldi L, Silvestri A, Brandi C, Nisi G, Brafa A, Calabrò M, Campa A, D'Aniello C. Digital epiluminescence dermoscopy for pigmented cutaneous lesions, primary care physicians, and telediagnosis: a useful tool? J Plast Reconstr Aesthet Surg. 2009 Aug;62(8):1054-8. Epub 2008 Jun 10.
【13】McGovern V. Digital diagnosis: new tool for detecting skin cancer. Environ Health Perspect. 2003 Nov;111(14):A770-3.
【14】Hwang SW, Hong SK, Kim SH, Park JH, Seo JK, Sung HS, Lee D. Progressive macular hypomelanosis in korean patients: a clinicopathologic study. Ann Dermatol. 2009 Aug;21(3):261-7. Epub 2009 Aug 31.
【15】Hu SW, Bigby M. Pityriasis versicolor: a systematic review of interventions. Arch Dermatol. 2010 Oct;146(10):1132-40.
【16】Lee CY, Kim KH, Kim YH. The efficacy of photodynamic diagnosis in defining the lateral border between a tumor and a tumor-free area during Mohs micrographic surgery. Dermatol Surg. 2010 Nov;36(11):1704-10. doi: 10.1111/j.1524-4725.2010.01722.x. Epub 2010 Sep 14.
【17】Kaliyadan F, Venkitakrishnan S, Manoj J. Use of a wood's lamp as a ultraviolet light source to improve the speed and quality of suction blister harvesting. Indian J Dermatol Venereol Leprol. 2010 Jul-Aug;76(4):429-31.
【18】Shin JU, Roh MR, Lee JH. Vitiligo following intense pulsed light treatment. J Dermatol. 2010 Jul;37(7):674-6.
通訊作者:宋奉宜
部落格設置目的:
① 更多影音視頻檔
② 專業敏感/酒糟/玫瑰痤瘡肌膚治療機構;特別是錯誤雷射/激光/醫美/保養品後反黑、發炎、脫皮、粉刺與紅腫、敏感問題
③ 想定期獲得真正的醫學美容與保養品訊息?請訂閱本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