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泰國女歌手事件另有真相?頸椎扭轉與真菌感染的背後可能

作者/張軒彬 美國脊骨神經醫學博士 物理治療師

近日,多位從事按摩業的客戶來訪,特別提及泰國發生的一起備受關注的新聞事件:一位知名的年輕女歌手因身體不適接受按摩,其中兩次涉及頸部扭轉操作。隨後,她的身體逐漸出現麻痺症狀,最終在一個月後不幸離世。這起事件引發廣泛討論,許多人疑問:頸部按摩或扭轉動作是否直接導致了悲劇的發生?

頸椎滑脫的可能成因

從新聞公開的影像來看,該名女歌手的頸椎出現輕微滑脫的現象。部分媒體報導指出,可能與按摩師的不當操作有關。然而,仔細分析其頸椎影像可發現,第五頸椎(C5)呈現梯形變化,這可能暗示滑脫並非近期發生,而是長期積累的結果。

對於年輕人而言,這類頸椎結構變化通常與長期姿勢不良或頸部慢性壓力有關,例如長時間低頭使用手機、伏案工作或承受反覆性的頸部拉扯。事實上,在臨床診斷中,輕度頸椎滑脫或退化並不罕見,且未必會直接引發嚴重的神經症狀。

死因分析:脊椎滑脫與真菌感染的關聯

值得注意的是,該名女歌手的最終死因被報導為腦部腫脹及血液中的真菌感染。即便按摩程序不當可能造成脊椎損傷,從醫學角度來看,脊椎滑脫與真菌感染之間的因果關係並不明確。

真菌感染通常需要特定的感染途徑,例如:
  • 手術後併發症
  • 免疫功能低下(如接受免疫抑制治療)
  • 其他內部組織的損傷

推測該名歌手在接受按摩前可能已經存在潛在的脊椎感染,但未出現發燒等明顯症狀,導致病程進展時才爆發更嚴重的後果。

頸部矯正操作的潛在風險

儘管這起事件的確切因果關係仍待專業鑑定,但它再次提醒我們:頸部矯正操作存在一定風險,應由專業人士執行。

頸椎結構複雜,包含椎動脈、神經根與椎體等重要組織,若操作不當,可能引發:
  • 神經壓迫(導致四肢麻痺、肌肉無力)
  • 動脈受損(增加中風風險)
  • 頸椎損傷(嚴重者可能導致永久性神經損害)

對於未受過專業訓練的按摩從業者而言,進行頸部扭轉操作風險極高,稍有不慎,便可能釀成不可逆的傷害。

專業脊骨神經醫學的重要性

專業的脊骨神經醫師(Chiropractor)經過多年嚴格的解剖學、生理學與矯正技術訓練,能夠在精確診斷的基礎上進行調整,並降低操作風險。這與一般未受完整訓練的人員操作有本質上的不同。

為了避免潛在風險,建議有頸椎不適症狀的患者遵循以下原則:
  • 選擇合格的專業人員:頸椎矯正應由持有專業執照的脊醫執行,避免交由無醫療背景者進行操作。
  • 注意病史與症狀:若頸部疼痛伴隨手腳麻木、無力、頭痛等症狀,應優先就醫,確認是否有潛在的結構性問題或感染風險。
  • 避免高風險操作:未經專業診斷前,不應隨意接受頸部扭轉、強力按摩或矯正手法。
  • 定期健康檢查:免疫功能低下、使用免疫抑制劑或有慢性疾病的患者,應定期檢查,以早期發現可能的潛在感染或病變。

事件的啟示:專業技術與安全意識缺一不可

這起事件的具體因果關係仍需由法醫與醫學專家進一步調查,但它與近年來醫美診所無麻醉醫師施作麻醉導致死亡的案例,都凸顯了專業技術與正確分工的重要性。

許多看似簡單的醫療或保健操作,若缺乏專業訓練與嚴謹評估,便可能帶來意想不到的風險。因此,在選擇任何涉及身體矯正或醫療行為時,務必尋求專業醫療人員的協助,才能最大程度地降低風險,確保自身安全。
物理治療師_張軒彬
張軒彬物理治療師
倍康脊背諮詢中心負責人
台灣凱羅健康協會會員
台灣酸痛關懷協會顧問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