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大腸濕熱常與腸道感染有關 治需清熱燥濕

A:

【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
中醫說的大腸濕熱常與腸道感染有關。義大附設醫院中藥科主任吳宗修指出,患者常有水分代謝障礙、發熱、排便有膿血、腹瀉、腹痛,有便意卻無法輕鬆排便等症狀,如果病患舌苔黃膩,確診是急性腸炎、細菌、病毒性腸炎,中醫主要以清熱燥濕的藥物治療。

吳宗修在一場研討會中指出,大腸濕熱屬於中醫常用的說法,中醫談的濕,一部分與感染因子有關,熱主要指感染後的代謝率上升、發熱的情形。

他表示,另如胃火盛的說法,其實也常指消化道的感染,火盛也是指感染的表現,煩渴、胃灼痛、舌苔黃、舌色紅同樣是常見的表現,脈像偏滑數。感染症的高熱時期、口腔黏膜疾病、內分泌疾病都可能導致這類的症狀。

不過,中醫說的濕熱有時是描述症候群的說法。例如大腸癌轉移,也可能被診斷體質偏濕熱,針對溼熱型或寒熱夾雜型大腸癌、感染急性期,中醫師說,中醫常用主方有葛根芩連湯、黃連解毒湯,半夏瀉心湯等,藥材配合個別狀況調整增減,需由醫師處方。溼熱型最常見症狀是溏便(猛拉肚子、稀便),但有時裡急後重,想上大號,解完又覺得解不乾淨。

【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
造成胃腸不舒服的原因有很多種,除了看醫生外,平常也可透過穴位按摩來做好保健的工作。新竹縣中醫師公會理事長鄭阿乾表示,不論是胃病或慢性腸炎,傳統中醫都有很好的治療方法,但患者除了接受治療外,平常也可以按摩合谷穴及足三里穴。

鄭醫師指出,產生胃病的原因相當多且各有特殊的症狀,主要是飲食不慎、精神壓力過大、飲酒過量、老化性胃炎、內分泌失調及自體免疫失常等因素所引起,患者常出現胃脹、胃酸過多、呃逆、胃痛、打飽嗝、食慾不振等不適症,嚴重者還可能會出現胃潰瘍、胃出血、精神疲倦及臉色蒼白等症狀。

慢性腸炎則是因為急性腸炎沒治好,最後就可能轉變成慢性腸炎,或是因為個性緊張影響到腸胃消化的功能,或是碰到太大的壓力也可能會引起腹痛、下痢等症狀,這類型患者常出現腹痛、下痢、消化不良及糞便時軟時硬等情形。

鄭阿乾醫師進一步指出,除了積極治療外,平常可多按摩合谷、足三里等穴位,合谷穴屬大腸經,其位置在食指與拇指凹陷的地方,為頭面腦神經的要穴,也是全身反應最大的刺激點,這個穴位有助於幫助消化、行氣血及升清降濁,可用來作為胃保健的要穴。按摩時,直接按捏即可,每天二、三次。

足三里穴屬胃經,其位置在外膝眼下三寸,脛骨前一橫指的地方,這個穴位有助於調整人的腸胃機能,平衡胃酸分泌,並具有升清氣降濁氣的功能,可用來作為胃腸的保健要穴。按摩時先翹腳,然後用中指按壓穴位,但必須給予強刺激,早晚各三分鐘。
此文由吳宗修藥師收錄至藥物諮詢常見問題集

2010-03-18 14:03:02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