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鼻過敏?哈──啾──!

A:

包括我在內,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驗,陰雨綿綿的早上,剛起床就猛打噴嚏,不一會兒就眼淚、鼻水直流,接著眼睛紅、鼻塞、喉攏癢全都來了,用掉半包衛生紙,正懷疑自己感冒了,但是到了中午卻又莫名其妙地好了;這個隨著風雲變色的老毛病,就是鼻過敏,在日本則被稱為鼻感冒。

鼻過敏的三大主要症狀為打噴嚏,鼻塞及流清水樣的鼻涕。一般最容易發生的季節是秋冬及春夏之交替的時候,特別是氣候不穩定、忽冷忽熱的時候最容易發作。

鼻過敏之發生率很高,從統計資料來看,約有20%到30%的人有鼻過敏,遺傳上若父母有一方具有過敏體質,小孩有三分之一的機會會有鼻過敏;如果父母皆有鼻過敏,小孩遺傳到鼻過敏體質的機率高達三分之二。從發作的年齡層來看,在診所從兩歲多的小朋友到六、七十歲老人家都看的到,發作高峰期則是在幼稚園大班到三十歲以前比較明顯。有鼻過敏的小朋友,因為常常會揉鼻子,所以在鼻樑根部可看到一道道的橫紋,鼻子也會比較朝天,下眼袋的黑眼圈,是因為鼻腔內的慢性發炎,導致淋巴液回流不良所造成,同時因為這些令人不舒服的症狀,也常造成小朋友無法集中注意力,上課不專心。

一般來說,鼻過敏可分為兩種,抗原清楚的就叫作過敏性鼻炎,抗原不清楚的就稱之為血管運動性鼻炎。將過敏性鼻炎和血管運動性鼻炎合在一起統稱鼻過敏,是因為主要症狀都是流水樣清鼻涕,陣發性打噴嚏及鼻塞,不過,過敏性鼻炎是受到外在環境刺激產生過敏,血管運動性鼻炎患者主要是受到氣候變化,空氣污染或情緒的影響,造成自主神經失調。

過敏性鼻炎又可分為季節性和常年性兩種臨床類型,季節性主要是花粉引發,故又稱花粉症,主要發生在國外,在台灣則多屬常年性過敏性鼻炎,意思就是一年四季都會發病,最主要的過敏原是家塵,其中又以肉眼看不到的八腳小生物—塵螨為最主要的過敏原,它的屍體或糞便所含的酵素蛋白是造成過敏的主要成份;其他常見的過敏原有黴菌,貓狗的體毛皮屑,棉花屑,榻榻米屑等等,食物中雖然也有過敏原,但因為食物過敏引起鼻過敏症狀的還是少數。

如何區分過敏性鼻炎與感冒?這個問題即使是醫生要區分,有時也不太容易。兩者之症狀類似,皆會造成打噴嚏、鼻塞、流清鼻水、流淚、全身無力及頭痛。不過一般感冒會有發燒,發冷,頭痛等全身症狀,比較不會出現喉嚨癢及眼睛癢。再者,感冒整個發病過程大約持續五到十天,而鼻過敏發病快,消失也快,往往數小時即減輕或消失。

針對鼻過敏目前治療的方法約分為三個層次,首先是環境控制,讓接觸過敏原的機會最小;第二為藉由藥物來緩解症狀;第三是減敏療法及雷射治療。

環境控制的首要原則就是減少周遭的過敏原,只要不接觸過敏原就不太會發病,這就是為什麼有許多患者移居國外後,不再發作。居家環境中,家具擺設以簡單為主,減少不必要的擺飾、大型地毯,最少一週二次使用吸塵器打掃,床單、棉被、窗簾要經常更換、清洗,另外,由於寵物的毛髮、排泄物也是過敏原,如果家中有人具有過敏體質最好不要飼養,如果已經飼養了,就必須經常幫它們洗澡,清理排泄物並儘可能養在屋外,每次接觸後也提醒要記得要洗手。

過敏性鼻炎常用的藥物有四大類:即抗組織胺、交感神經興奮劑、副腎腺皮質素及肥大細胞穩定劑。使用各類型藥物來控制過敏發炎症狀,不過,在這裡要特別說明的是,所有藥物想要在體內達到穩定有效的劑量,至少需要四個半衰期的時間,也就是至少要服用四次以後,體內的劑量才穩定,所以治療過程中還是請耐心配合醫師建議,按時服藥或使用鼻噴劑。

當上述處置無法有效控制症狀時,表示已有併發症產生,鼻塞的症狀會隨著時間累積,逐漸使鼻黏膜肥厚而成肥厚性鼻炎,就必須進一步處理。處理方法,一般原則是減少下鼻甲在鼻腔所佔有的空間,傳統中醫會使用草藥燒灼,西醫則使用電燒;使用燒灼的方式,雖然有一定的效果,但也可能因為用量不易控制,導致鼻黏膜過度破壞,甚至造成萎縮性鼻炎、鼻中隔穿孔或鼻子變形。

近幾年科技的發明,也將雷射應用於鼻過敏的治療上,效果不僅不輸傳統的燒灼法,而且鼻內結痂的情況也較輕微;不過因為鼻過敏仍會反覆發作,所以有時須反覆施行多次,才能得到滿意的結果。

鼻過敏並不難治,在耳鼻喉專科醫師處診療下,依不同病情施以諸如藥物、鼻噴劑、局部沖洗、減敏治療、雷射或手術等治療,一定能緩解或治好。


本文作者:黃天一耳鼻喉科診所院長 黃天一醫師
此文由KingNet編輯部收錄至耳鼻喉科常見問題集

2009-12-18 11:33:08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