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焦慮症狀常被誤認為腦神經衰弱

A:

在繁忙的工商社會,焦慮是相當普遍的問題。患者在情緒上感到緊張、擔憂、恐慌、害怕,出現坐立難安、煩躁易怒、失去耐性、無法專注等情況,並且伴隨著各種身體的不適,例如心悸、胸悶、頭痛、暈眩、痠麻、顫抖、冒汗、喘不過氣、腸胃不適、肌肉緊繃、疲倦乏力、以及失眠。許多患者因為胸痛、呼吸困難而去看心臟科,因為頭暈、耳鳴而去看耳鼻喉科,或者因為腹痛、便秘而去看腸胃科,四處求醫,做遍了各種檢查都找不出毛病,但病情依然未見改善。

奇美醫學中心精神科主治醫師指出,這些身體的不適都屬於焦慮症狀,多半與心理因素密切相關。坊間所謂「腦神經衰弱」或「自律神經失調」的說法,往往造成錯覺,讓人以為這是生理疾病,其實並不恰當。許多患者因此被誤導而去看神經科,或者做了很多不必要的檢驗,卻得不到適切的評估與治療。

一般而言,焦慮多源自於壓力,來自外界的要求、意外的變故、或自我的期許。患者大多容易操心煩惱,求好心切,對於不確定的事情往往放心不下。有些患者不承認有特別的壓力,但還是因為身體的不適而擔心自己的健康。自律神經系統就像一面鏡子,反映內在的緊張,產生各種焦慮的生理反應;當事人在敏感、警戒的狀態下,便格外容易感到身體不舒服。許多患者針對個別的身體症狀去買藥來吃,失眠就吃安眠藥,頭痛就吃止痛藥,其實只能治標,不能治本。

焦慮的確切病因,因人而異,可能是適應障礙、恐慌症、畏懼症、泛焦慮症、創傷後壓力疾患或憂鬱症等。若能經過精神科醫師診斷,找出根本的原因,對症下藥,當焦慮獲得改善,種種身體的不適便會逐漸緩解。

醫師表示,焦慮的治療以抗憂鬱劑為首選藥物,搭配鎮靜劑的短期使用,可以顯著改善症狀。至於不想吃藥的患者,也有替代方案可以選擇,療效並不比藥物遜色。「認知行為治療」,可針對不適當的想法和做法來做矯正,協助患者放下過度的期許和憂慮,養成較佳的紓壓及因應方式;「生理回饋及放鬆訓練」,則可經由儀器的輔助,讓患者學習覺察身體的焦慮反應,並藉著靜坐、冥想、腹式呼吸、漸進式肌肉放鬆等方法來紓解緊繃的狀態。


本文作者:奇美醫院精神科 謝光煬醫師
資料來源:奇美醫院
此文由KingNet編輯部收錄至精神科常見問題集

2009-10-02 11:03:26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