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眼睛乾澀 該如何是好?

A:

眼睛不赤不腫而自覺眼內乾澀不舒的疾病,中醫稱為白澀症。白澀症之名首見於中醫典籍《審視瑤函》卷三的「白痛」中,內容對症狀進行了描述:「不腫不赤,爽快不得,沙澀昏朦,名曰白澀。」白澀症多為雙眼發病,與年齡、季節相關性不大。

從中醫的角度來看,眼睛乾澀最常見的原因是肺陰不足,口乾舌燥,飲食不節,嗜煙酒與偏好辛辣之品,致使脾胃蘊積濕熱,目竅失養。再來就是肝腎不足,陰血虧損,目失濡養。臨床表現有感覺乾澀不爽,瞬目頻頻,畏光,灼熱微癢,不耐久視等。

在治療方面,若時常患有結膜炎,畏光流淚,乾澀不爽,眼白輕度紅赤,這表示餘邪未盡,需用桑白皮、地骨皮、菊花等清熱利肺。若眼乾澀不耐久視,伴有乾咳少痰,咽乾便秘症狀,需用生地、玄參、丹皮等滋陰潤肺。若眼內乾澀隱痛,伴有白色泡沫樣眼屎,口黏口臭,便秘尿黃,可用滑石、黃芩、茵陳等清利濕熱。

在預防與調護方面,要避免不乾淨的手揉眼睛,以免產生結膜炎;避免熬夜及過用目力;少食辛辣燒烤的食物;最後仍是需要注意眼部衛生,避免風沙煙塵犯目導致眼睛乾澀的問題。


本文作者:正梁中醫診所院長 鄧正梁醫師
此文由KingNet編輯部收錄至中醫內科常見問題集

2009-09-24 14:35:07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