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經直腸彩色都卜勒超音波在攝護腺切片上的應用

A:

在台灣,國人攝護腺癌(前列腺癌)的發生率與死亡率均呈現逐年增加的情形。在民國96年,攝護腺癌已成為台灣地區主要癌症死亡原因的第七位(男性:第七位),共造成1003人死亡,死亡率為8.6人每十萬人口。民國95年共有3073位個案,為國人10大好發癌症的第5位,攝護腺癌已成為國人男性健康的重要議題!

然而,早期攝護腺癌的症狀並不明顯,目前醫師是以為病患作肛門指診(DRE)及測血液中的攝護腺特異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PSA)(正常值為0~4 ng/ml),合併兩項結果,如懷疑患有攝護腺癌,則須作經直腸攝護腺超音波切片檢查,以確定病理診斷。

雖然例行性的攝護腺篩檢仍有一些爭議,目前較為接受的指引是建議50歲以上的男性(如有家族史,須提早到45歲)每年接受血清攝護腺特異抗原與肛門指診檢查,如肛門指診異常,或PSA在10ng/ml以上,建議接受攝護腺切片檢查。若肛門指診正常,PSA在4-10之間的診斷灰色地帶,可藉由PSA密度、PSA上升速率(> 0.75 ng/ml/year)、PSA年齡參考值、游離型PSA的比值進一步判斷是否需切片檢查,須強調國外文獻報告:PSA在4-10 ng/ml之間,仍有高達25%個案切片結果為攝護腺癌,攝護腺切片,還是有其必要性。

經直腸攝護腺超音波切片的進行方式為:手術前會給與瀉藥作清腸的準備,並給予抗生素預防術後的感染。病人通常採取側臥或是平躺架腳的姿勢,在經直腸超音波的導引下,將切片穿刺針經由直腸插入攝護腺取組織來作詳細的病理化驗分析,通常是作系統性的6至12部位的切片,有時會針對超音波影像中懷疑的病灶多作幾針的切片。取樣時,會有針刺般的疼痛感,一般術中不會特別作麻醉,除非病人非常怕痛,不過,麻醉本身也有其風險。

如切片果證實是攝護腺癌,須作進一步的檢驗如:電腦斷層(CT)、核磁共振掃描(MRI)、骨骼掃描以決定後續治療的方法。須注意的是,切片正常不一定保證沒有攝護腺癌,因為穿刺針非常細,有可能沒有拿到癌症病灶,必須定期追蹤已決定是否需再次切片。

癌症組織較一般正常組織之快速生長,需要增生的血管與較高的血流量, 可藉由彩色都卜勒超音波(color doppler)顯示出。傳統灰階(gray scale)超音波因無法顯現血流變化,在診斷攝護腺癌,有許多限制。最新型的經直腸彩色都卜勒超音波掃描儀,其經直腸超音波探頭直徑僅約傳統探頭之一半,可大幅減輕病患接受經直腸攝護腺超音波或切片之不適。並在彩色都卜勒超音波的輔助下,可偵測出一般灰階超音波不易看出的疑攝護腺癌病變區域,作目標切片,提升診斷正確性。

結語:藉由早期診斷與醫療的進步,國人攝護腺癌的平均5年存活率,已提升到78%左右,國外更可高達90%已上;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才是最佳之道!


本文作者: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泌尿科 黃書彬主任
資料來源:高醫醫訊第二十九卷第二期
此文由KingNet編輯部收錄至泌尿科常見問題集

2009-08-18 15:56:26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