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兒童注意力缺陷過動症!

A:

根據國內的研究,約有百分之七的兒童有注意力缺陷過動問題。人類對於衝動或專注力的控制,取決於前額葉的控制中樞,若前額葉的發展不足,有一大部份其實是專注力無法持續,成績不好、自信心低落,甚至慢慢有些情緒問題,封閉自己。至於熱情衝動的小孩,常衝撞社會及班級的規定,就學之後情況更明顯,是小學階段最常見的身心疾病,常被歸類為「情緒障礙的小孩」,被主流教育系統所排斥,若長期生活被拒絕,或學業成就感低落,極可能形成反社會型人格,進而誤入歧途甚至藥物濫用。

注意力缺陷過動症治療的方法分為藥物及行為治療兩部份,可以使用提高注意力與降低衝動的藥物,建議至少服藥兩至三年,讓其情緒、行為、學習都能跟上,養成好習慣,看看習慣能否克服先天的自控不足。台灣約有百分之八十五的小朋友對藥物的反應十分良好,吃了藥以後可以接近同學的表現,整堂課坐在位置上,不那麼衝動、好動。在行為治療方面,給予情緒及行為的教導,藉由遊戲的陪伴,訓練孩子的注意力。

此外,像劉家小姊妹一樣學習跆拳道等武術,不但可以讓小朋友抒解身心壓力,從武術中也可以學習武德,讓小朋友了解到武術是要鍛鍊好自己的身體,不是要去欺負別人,學習訓練自己的規矩。


新聞資料來源:佛教慈濟綜合醫院 大林院區

2008-12-09 14:42:19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