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足跟痛或足底痛的預防保健之道

A:

當天氣涼,有些人早晨起床或椅子坐久一點要起立的時候,會發生足跟或足底疼痛的現象,剛開始會疼痛而寸步難行,但是行走久一點又不痛了,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常見足跟痛的病因,大概有三種因素 :

(1)足跟皮下脂肪纖維墊部分消退。(2)伴有急性滑囊炎。(3)伴有跟骨骨刺。

為什麼會發生上述病因呢?大概又有幾個誘發因素:

(1)由於長期勞損,或老年肝腎不足所引起。中醫學認為肝主筋,腎主骨,肝腎不足會引起筋骨之損傷。

(2)體虛肥胖,或因久病引起後足跟的皮膚變軟,跟底皮下脂肪纖維墊部分萎縮,以及跟骨輕微脫鈣。

(3)經常站立及在硬地上行走,在跟骨結節下產生滑囊發炎而致疼痛。這可以看看鞋底,幾乎都會在足跟處看見鞋底摩損的情況。

啥米!足跟也會生骨刺?

跟骨骨刺發生與跟骨底面結節部分的前緣,由於足筋肌膜和肌腱在其附著處受牽拉而發炎,日久就產生骨刺。本病以40-60歲之間較為多見,骨刺常發生在兩足,但足跟痛的症狀可能只發生在單側,且疼痛的程度與骨刺的大小不一定成比例。不過和骨刺的方向很有關係,骨刺的方向如與跟骨底平行,可能沒有疼痛,如斜向下方就容易居生疼痛。

平常觸痛是在跟部脂肪墊的前方,在跟骨結節的內側,有時疼痛處稍腫,在休息時疼痛減輕,但站立或行動時發生疼痛,但是活動久一點可能因血液循環良好,又讓人不覺得痛。

中醫觀點:

中醫治療足跟痛多從「腎虛」及「血瘀」論治,蠻符合上述病因病理,因此可以採薰洗、針灸及用藥並行方式,一方面治痛一方面治本。對一般民眾而言,可藉著熱敷,和改變行走時足部著地重心的位置,來鞏固療效。

結語:

足部要好好保養喲,年輕時辛苦半輩子,好不容易有時間退休旅遊,若因為足跟不適而疼痛受苦,那是多麼可惜一件事啊!


文章資料: 財團法人嘉義基督教醫院
此文由KingNet編輯部收錄至中醫傷科常見問題集

2007-05-04 18:58:07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